日本第27屆參議院(上議院)選舉周日(20日)舉行,改選124席(74席地方選區、50席比例代表)及1席東京選區補選。《日本經濟新聞》推估,投票率約57.91%,較2022年參院選舉的52.05%高出約5.9個百分點,創下1989年以來新高。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此次選舉適逢三連休的中日,全國天氣晴朗,期日前投票人數更達2618萬,創參院選舉歷史新高。總務省將於周一(21日)上午公布最終投票率。
初步選舉結果顯示,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由民主黨(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正面臨失去參議院過半席次的風險。《NHK》預測,自民黨可能僅獲27至41席,公明黨7至13席,遠低於維持多數所需的50席。若執政聯盟未能確保參院多數,將是繼2024年10月眾議院選舉(自民黨191席、公明黨24席,合計215席,未能達過半233席)及6月東京都議會選舉慘敗後,自民黨在石破茂領導下的第三次重大選舉失利,形同「三連敗」。
《NHK》引述一名具內閣經驗的自民黨人士表示,若執政聯盟失去參院多數,石破茂應負起責任下台。 《朝日新聞》指出,黨內要求石破茂辭職的聲浪高漲,自民黨大老麻生太郎陣營正積極商議,且麻生稍早已強硬表態不支持石破茂留任。
【第27回参議院議員選挙速報】
— ネログリ (@gaasych) July 20, 2025
麻生氏「総理の続投 認めない」
石破内閣総辞職は確実
石破さんは歴史的大敗 pic.twitter.com/ebCLMmhU6H
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會主席木原誠二坦言,雖然執政聯盟主張現金發放比減稅更有效,但未能充分傳達給選民,選舉結果將與此問題一同檢討。黨內幹事長森山裕則表示,選舉失利原因在於未能清楚解釋社會保障與消費稅的關係,以及物價上漲對策不足,但因開票尚未結束,暫不評論責任歸屬。
2024年10月27日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因政治獻金醜聞影響,席次從247席銳減至191席,公明黨從32席降至24席,執政聯盟合計215席,未能達到過半的233席,創下2009年以來最嚴重挫敗。 石破茂上任僅26天便面臨此危機,雖試圖透過與國民民主黨(28席)或日本維新會(38席)合作維持執政,但兩黨均表態不願加入聯合政府,僅願就個別法案協商。政治獻金醜聞及物價上漲問題(特別是持續多月的米荒「令和米騷動」)持續發酵,導致石破茂內閣支持率跌至31%,不支持率高達53%,民意基礎動搖。
此次參院選舉選民關注的焦點包括社會福利、通膨與物價、美國關稅問題及國防政策。 在野黨如立憲民主黨(預估24至32席)與國民民主黨(12至25席)表現穩健,參政黨則因「日本人優先」主張獲得支持,預計可拿下雙位數席次。
若執政聯盟失去參院多數,石破茂可能面臨三種情境:續任、辭職或擴大聯合政府。即便未達50席,石破茂可能透過拉攏無黨籍議員勉強維持執政,但立法將更依賴與在野黨協商。此外,美國即將於8月1日實施對等關稅,石破茂需在貿易談判中保持穩定性,增添其留任與否的變數。
參院選舉結果不僅影響石破茂政權穩定性,也將重塑日本政局格局。連續選舉失利與民意低迷,使自民黨「一強」時代面臨終結,未來可能進入政黨協商與政策妥協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