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高額關稅的提案,因國內民間企業及執政黨內部強烈反彈,國會辯論受阻,至少延至12月才能表決。
墨西哥製造業警告,此舉將大幅推升生產成本,損害產業競爭力;中國外交部則堅決反對,強調將堅守合法權益,並呼籲雙方加強溝通、捍衛自由貿易。
彭博報導,薛恩鮑姆政府9月初向國會提交該提案,擬對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逾1400類進口產品課徵10%至50%關稅,涵蓋汽車、零配件、鋼鐵、玩具及家具等品項。經濟部長艾布拉德(Marcelo Ebrard)稱,此為保護本土產業免於「不公平競爭」,並強化墨西哥在2026年《美墨加協定》(USMCA)檢討中的談判籌碼。但提案迅速引發國內外反噬,墨西哥財政部與經濟部在目標品項上意見分歧,企業界也無法提出統一反提案,導致進展遲滯。
墨西哥製造業人士表示,該國高度依賴中國供應機械、零件及原料,關稅將加劇已飽受原物料漲價壓力的困境。一名參與政府對話的製造業代表匿名指出「這會打擊競爭力」。執政黨「國家再生運動」(Morena)內部亦出現異議,多位議員認為現階段不宜挑起與中國的貿易爭端,應維持並多元化與關鍵夥伴的貿易關係。
Morena下議院財政委員會成員崔恩蒂(Fernando Castro Trenti)表示:「政府正檢視與無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關係,目標非關門,而是重新平衡貿易,確保墨西哥產業公平環境」。
儘管Morena在國會兩院佔多數,提案仍難推進。議員優先處理薛恩鮑姆的水資源及醫療改革議程,當前會期將於12月15日結束,若今年未決,辯論將延至明年2月。USMCA委員會主席費南德茲(Waldo Fernández)議員強調:「我們深憂國家產業遭不公競爭侵蝕,今年必須通過」。
另一Morena議員奎亞爾(Alfonso Ramírez Cuéllar)樂觀預期12月可獲核准,但前USMCA首席談判代表史密斯(Kenneth Smith)批評此為「霰彈槍式」作法,將誤傷多國企業。
薛恩鮑姆辦公室拒絕評論延宕細節,表示將於每日晨間記者會公布進展。提案原納入2026年預算案,上週通過後獨立出來,以利更多諮商。部分產業代表預期,若達成共識,明年初可望解決。
Commenting on a Bloomberg report on Monday citing Mexican lawmakers and business leaders, which stated that Mexican President Claudia Sheinbaum's plan to impose steep tariffs on Chinese imports has been delayed until at least December as mounting opposition from Mexico's private… pic.twitter.com/RYtsxdcrSe
— Global Times (@globaltimesnews) November 11, 2025
《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二(12日)回應彭博社報導時表示,北京堅守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及歧視性措施,「中國堅決反對以任何藉口脅迫對中國施加限制、損害中國合法權益的行徑,將視情勢發展堅守自身利益」。
林劍強調,中墨同為全球南方重要成員,經貿合作互惠互利。面對當前某些國家關稅措施,中墨應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及全球貿易發展。
中國商務部9月已啟動對墨西哥關稅提案的貿易壁壘調查,警告若單方面加徵關稅,即使在WTO框架內,亦將損害貿易夥伴利益、破壞墨西哥商業環境可預測性,並削弱投資者信心。中國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周蜜接受《環球時報》訪問時指出,墨西哥此舉違反中國原則,也衝突其對全球多邊體系的承諾,若實施將損害墨西哥國際信譽,並可能招致中國報復,從聲譽或規則視角皆非墨方所願,「雙方應盡速釋放善意訊號、採取實質行動,重振市場信心,支持雙邊經貿合作及就業」。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墨西哥第二大出口目的地。薛恩鮑姆上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艾布拉德曾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會晤,顯示墨西哥正於華盛頓與北京間尋求平衡。分析人士認為,此延宕反映墨西哥務實態度,為各方提供借鏡,但若關稅成真,將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