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出現明顯變異跡象 專家憂人類禽流感大流行「已在敲門」

禽流感全球大流行4年已造成3億隻禽鳥死亡。圖/取自CIDRAP官方《推特》
禽流感全球大流行4年已造成3億隻禽鳥死亡。圖/取自CIDRAP官方《推特》

自2021年10月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超過3億隻家禽死於禽流感,包括染病死亡或是遭到撲殺。公衛專家一直對禽流感造成潛在大流行的威脅示警,但隨著禽流感在美國牛群中傳播並感染人類,病毒已顯示明顯變異的跡象。

法新社引述專業期刊《科學》(Science)最新報告,目前已知致命的禽流感變種病毒H5N1是在1996年首次在中國被發現,但在過去4年中,它的傳播範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泛,到達了從不曾出現的地區,例如被稱為「企鵝天堂」的南極洲。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統計,自2021年10月以來,全球已有超過3億隻家禽死亡,包括染病死或被撲殺,79個國家有315種不同種類的野生鳥類死亡。而食用受感染鳥類的哺乳動物,例如海豹,也經歷了大規模死亡。今年(2024年)3月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病毒首次在美國各地的乳牛中傳播,本周更證實也已在馬隻間廣為傳播。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今年美國已有58人禽流感檢測呈陽性,其中2人從未接觸過受感染動物。專家擔心一些人類病例未被發現。研究人員上個月表示,在美國密西根州和科羅拉多州接受檢測的115名乳製品工人中,有8人體內驗出禽流感抗體,顯示感染率為7%。

美國SAS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薛弗(Meg Schaeffer)指出,現在已有多種跡象顯示「禽流感正在敲著我們的大門,並且隨時可能引發新的大流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日前報導:「人類禽流感的大流行將是歷史上最可預見的災難之一」。目前仍有一些障礙阻止H5N1病毒在人與人之間輕易傳播,包括該病毒仍須要發生變異,才能更輕易地感染人類肺部。

《科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顯示,感染美國乳牛的禽流感病毒現在只需要「再一次突變」,就能在人類中更有效地傳播。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病毒學家哈欽森(Ed Hutchinson)表示,這顯示H5N1距離變得「對人類更加危險」僅「一步之遙」。哈欽森指出,上個月對一名患有禽流感的加拿大青少年進行了基因定序檢驗,「顯示病毒已經開始進化,正在朝著更有效地與人體細胞結合的方式」。

薛弗則指出,病毒能夠感染的動物和不同物種越多,「就越有可能適應並找出更好的方法感染人類」,如果禽流感大流行爆發,對人類來說將是「非常嚴重」,「因為我們完全沒有建立免疫力」。

到目前為止,美國農場工人的病例症狀相對較輕。但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自2003年來有記錄的904例人類H5N1病例中,有近一半死亡,致死率近5成。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病毒學家皮科克(Tom Peacock)認為,目前仍有幾個理由可讓我們「對大流行的可能性不那麼悲觀」,目前已經有禽流感的抗病毒治療和疫苗可供使用,與2020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有很大的不同。

為了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許多公衛研究人員呼籲美國政府應加強檢測強度,並確保各機構和國家之間共享資訊。美國農業部(USDA)已宣布,將對該國的牛奶供應鏈進行禽流感測試,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生牛奶或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已多次被發現受到禽流感污染。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