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表示,北約必須「轉變為戰時思維」,他警告稱,莫斯科正積極準備與烏克蘭及北約展開長期對抗。呂特形容當前是他一生中所見最為嚴峻的局勢,但北約成員國尚未投入足夠的資源來應對未來可能的衝突威脅。在他上任以來的首次重要演說中,呂特強調:「我們尚未為未來4到5年即將到來的挑戰做好準備。」他呼籲各成員國「全面加速」國防生產與支出,以應對迫在眉睫的挑戰。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在即,川普先前曾表示,若北約未能投入足夠國防開支,美國可能不會保護這些盟國。北約成員國承諾到2024年,每年將國防開支提高至至少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然而,呂特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期間曾重申,這佔比遠遠不夠,因為危險正「以全速逼近我們」。呂特指出,在冷戰時期,歐洲成員國的國防支出曾高達GDP的3%以上,他補充說:「我們將需要遠超2%的支出。」
根據北約估計,今年其32個成員國中將有23個達到2%的目標。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呂特在演說強調:「如果我們現在不共同投入更多資源來防止衝突,未來在打這場戰爭時,我們將付出更加昂貴的代價。」他補充說,俄羅斯的經濟正處於戰爭狀態,該國2025年的國防支出將達到「俄羅斯國家預算的三分之一,這是冷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國國防支出大幅增加,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近期批准了創紀錄的2025年軍費預算。
呂特在烏克蘭戰爭的關鍵時刻發表這番談話,截至今年11月,莫斯科奪取的烏克蘭領土是2023年的6倍。儘管北約歐洲和加拿大成員國的平均國防支出估計為GDP的2%,但並非所有國家都達標。川普曾在2月表示,他將「鼓勵」俄羅斯攻擊任何未按規定支付國防開支的北約成員國,作為對這個西方軍事聯盟的部分威脅。
北約在歐洲和北美的32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如果一個成員國遭攻擊,其他國家應協助防禦。呂特演說後接受訪問時表示:「川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推動我們增加國防支出是完全正確的。他成功了。我們現在的支出遠高於他上任前的水平。因此,就這點而言,他完全正確。」因此,呂特被一些北約內部人士稱為「川普的解語者」(The Trump Whisperer)。他們認為,這是呂特被選為北約秘書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曾公開威脅,若其他北約歐洲成員國不增加軍費,美國將「另闢蹊徑」。當時擔任荷蘭首相的呂特被認為成功說服川普,向他保證北約的支出已增加。現在,川普即將重返白宮,而呂特希望確保美國仍支持北約與歐洲防禦。因此,呂特再次向川普傳遞訊息,以恭維川普的方式爭取支持。
If #NATO Allies don’t spend more together now to prevent war, we will pay a much, much, much higher price later to fight it.
— Mark Rutte (@SecGenNATO) December 12, 2024
Not billions, but trillions of euros.
That’s if we come out on top…and that’s if we win. pic.twitter.com/UyIFEZAMfY
身為荷蘭前首相,呂特深知歐洲各國領導人對大幅增加國防支出心存猶豫,因為歐洲選民對生活成本上漲、健康問題及移民等其他優先事項更為關注。呂特向BBC表示,這正是他將這場以「為防止戰爭,北約必須花費更多」為題的演說,定位為「向人民直接呼籲」的原因。呂特說:「我直接向生活在北約領土上的10億人,特別是加拿大和歐洲的民眾懇求,請他們協助我。」呂特說:「打電話給你們的政治人物,告訴他們你同意,雖然這很困難,意即其他項目上的支出會減少,但你希望他們,這些政治人物,將國防列為優先事項,因為這對長期來說至關重要……。」呂特強調:「我的懇求是,如果你有孩子、孫子,如果你認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應被保護,我們的民主、我們的價值應被保留,那麼我們必須將國防列為首要考量。」
呂特警告:「如果我們不這麼做,4到5年後,我們將面臨真正的困境。」呂特還對中國的軍事野心提出警告。他表示,北京正大規模地增強其軍事力量,這一過程「既不透明,也無任何限制」。呂特呼籲北約成員國必須正視中國在全球安全格局中的影響,並採取必要措施來應對此新興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