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反大罷免 朱立倫根本抓不到重點 摸不到邊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3)23日出席「反惡霸 戰獨裁」新竹市北區場,邀請民眾26日共同上凱道集會。圖/中央社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3)23日出席「反惡霸 戰獨裁」新竹市北區場,邀請民眾26日共同上凱道集會。圖/中央社

朱駿/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就目前與可預見之未來的台灣政局而言,要扳倒民進黨,改變目前不斷激化對立,甚至有加大馬力奔向死路的趨勢,基本上,只有藍白合才有起碼的客觀可能性,這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藍白之間實力差距頗大,要真正合作必有不小的難度,其中必須肩負主導推動者應為國民黨才符合客觀現實的條件。因此,國民黨的領導層能否準確判斷形勢,提出合理務實的任務,至關重要。

4月22日藍白高峰後,次日國民黨中常會中,朱立倫表示,「當全世界都在拚經濟、拚關稅貿易戰時,衹有民進黨在內部找敵人,想清除在野黨。大家今天如果不站出來,明天就被清除」;他呼籲,全民26日下午上凱道,一起用人民的聲音讓獨裁者反省檢討,「賴清德就職才不到1年,人民就已經要上凱道,這才是人民真正的心聲」。

朱立倫的判斷顯然不符合目前或最近幾年迄今,乃至可預見之未來的世界局勢現況,這個局勢是大家在拚政治,經濟受制於政治,扭曲發展,是派生物,川普的關稅、對俄羅斯的制裁等等都是,不待多言。

民進黨始終是先拚政治,以政治帶動其它,國民黨二、三十年來一再喊「不要拚政治,要拚經濟,拚政治是口水」,結果被打得一蟹不如一蟹,趴在地上起不了身久矣!乃至已到了拿香朝著民進黨神主牌方向跪拜的地步,頗有自己挖坑往裡跳的味道。弱藍者藍,非綠弱藍,因為國民黨一直錯認形勢,自然就規劃不出有現實條件支撐的任務,沒有這種任務規劃,那能有戰力?

綜觀人類歷史,分配領導物質價值創造,分配是政治決定的事,物質價值創造是經濟處理的事,政治是全社會發展最大的發動機,引導經濟的發展,民生經濟縱然會反饋影響政治,但畢竟是政治的派生物。是故,國民黨始終聚焦於派生物,卻不知如何發展甚至放棄產生派生物的力量,長期屈從民進黨幾十年形塑出的主流民意,而不敢從事實基本面與一般經驗法則的基礎上,提出合理合實的論述揭露此主流民意的誤謬以及其欺騙性與危險性,予以當頭痛擊,滾絞纏鬥。是不知本末,太阿倒持,徒授人以柄,自求受傷耳!

就算談論民生經濟問題,朱立倫號稱有財經背景,所論也曝露出外行的現象。這次川普捅出的災難是個無底洞,政府的首要之務還是應在「顧好民生需求」,穩住物價電價才能安定人心,免於社會動盪,才有讓人民共體時艱,同舟共濟的基本條件。其它次之。

本是國民黨修理民進黨的好時機與題材,朱立倫4月10日召集藍營執政縣市長會商,提出4項聯合對策,「紓困預算擴大規模到新台幣2000億元;擴大內需,觀光先行,產業升級;啟動國際談判,拓展多元市場;籲請賴總統召開國是會議」。不務實際,抓不到關鍵。民進黨只提到880億紓困方案,朱則慷慨地要五毛給一塊多,難怪許多網友都認為朱在幫賴。

台灣的市場小,擴大內需效果有限,若想以預算補貼損失,徒然虛耗寶貴的資源。以為開放大陸觀光可以救台灣內需市場,如果市場供需將大亂,大陸每月送上10萬名以上觀光客,台灣的物價與人民的生活將受何等衝擊?

台灣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在其營業領域比政府還專業且有能力,是否「產業升級」,他們自有判斷與能力。政府應置重點於保護中小企業的存活能力,要防止大企業以市場優勢將其損失轉嫁中小企業;「啟動國際談判,拓展多元市場」根本緩不濟急;「國是會議」恰恰會是讓賴清德指責國民黨阻撓執政,影響民生,逼使國民黨繳械投降的好平台。

近兩個多月,國民黨陷入被大罷免,只能挨打,還不了手的危機,朱立倫領導失當已昭然若揭,無須煩言贅述,不料,激出了蔣萬安的「倒閣」反擊的倡議。此一反擊倡議無疑是對朱的無能領導權威一記深沉有力的重擊,朱立即安排4月22日公開會晤黃國昌,黃公開表態反對「倒閣」,說什麼「『倒閣』救不了台灣,也無法解決當前問題」,那麼,放任大罷免就能救台灣,解決問題嗎?

朱立倫顯然有利用黃國昌對蔣萬安鬥爭的高度嫌疑。意猶未盡,朱再補充,「卓榮泰只是一個『稻草人』,隨時可以被換掉,台灣民眾想要下台是賴清德,這才是民眾最大的目標,他和黃國昌都同意,不是要『倒閣』而是要『倒賴』。」那麼,大罷免連「稻草人」都換不掉,就能「倒賴」?這是什麼神鬼邏輯?豈是在人間?

朱立倫對攸關國民黨興衰發展之事,根本抓不到重點,摸不到邊,難怪激出4月23日「蔣根煌說,大家在聊天過程,都認為可以換人做做看」的情況。國民黨人不要再裝睡了,要正視朱的問題,更要誠實虛心反思自己對政治的錯誤理解與認知,以及因此造成的路線錯誤,重建新領導中心,重新提出合實合理的有力論述,才能逐漸累積2028「倒賴」的實力。否則,必蹈覆轍,2028之後更慘!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