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就業壓力嚴峻,國務院近日公布新一輪穩就業政策,祭出7大面向共19項具體舉措,針對企業穩崗(不裁員或少裁員)、青年就業、技能培訓及以工代賑(勞務代替現金救助)等領域加大支持,並強調各地須視情況加快推出相關配套政策,提升政策落地成效。
大陸當局昨天(9日)公告,國務院辦公廳近期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內容涵蓋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擴大招聘規模)、促進群體就業與強化就業服務等重點,期望加快釋放政策效果改善就業情況、鞏固內部信心。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5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創去年12月以來新低;其中16至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亦下滑至14.9%,降幅達0.9個百分點,為近11個月最低水準,但仍高於去年同期水準(去年5月約14.2%),反映畢業高峰與勞動結構失衡問題仍在但官方坦言,就業形勢依然「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並存」,需持續政策助力。
此波政策中,加碼支持企業穩定崗位作法,包括擴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適用範圍,強化政銀合作,簡化流程以提升貸款便利度,據統計,截至5月初,相關貸款累計發放逾64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已助穩530萬個就業崗位。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符合條件企業可收到先前繳納保費)也全面提高,中小微企業補助比例自60%調升至最高90%;大型企業則由30%上調至最高50%。對有困難的企業,允許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及工傷保險,並免收滯納金。
針對青年就業,政策再增一次性補貼措施,凡聘用16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並依法簽約、連續繳納三類保險滿三個月者,企業可獲每人最多1500元的擴崗補貼,政策效期至2025年底。
政策亦要求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聚焦中小型基礎設施項目,吸納返鄉農民工與失業者等群體。國家發改委近日就曾宣布追加100億元中央資金,用於26省市1975個「以工代賑」專案,預估可穩定31萬人就業。截至6月底,全年度相關投入已達295億元,將吸納逾70萬人、發放勞務報酬逾110億元。
提升就業能力方面,政策指示,各地政府須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技工院校招收失業者,並完善就業服務系統,如定向崗位投放、困難畢業生幫扶與專業化就服等配套。
北京當局強調,政策工具箱須持續更新,確保各項既定政策早落地、早見效,協助經濟高品質發展與就業結構調整同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