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應來自對岸日益嚴重的軍事威脅,今年舉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漢光演習」,引起國內外媒體的注意。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14日特別報導了金門前線的演習。文中指出,這座昔日的「前線」小島金門,在演習中官兵嚴陣以待,但面對中國大陸軍事投射能力的飛躍性進步,共軍直接攻擊台灣本島首都台北的可能性大增,這座島嶼的防衛作用是否仍具關鍵價值,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金防部CM21裝甲車投入這次演習,應對登陸推進敵軍。圖/中央社
此次在金門的演習地點位於金門東岸的後湖海濱公園,展示台灣軍隊防禦及作戰能力,並為可能的中國入侵做準備。全島約3,000名駐軍皆參與此次演習,九輛M60A3戰車和四輛CM21裝甲車一字排開,朝台灣本島方向發射火力。此次演習涵蓋金門主島、小金門及周邊九個小島,是首次12個島嶼同時進行實彈射擊。
金門選出的立法委員陳玉珍認為,金門駐軍減少反而讓它不會成為首要攻擊目標。圖/取自陳玉珍臉書
金門因靠近中國,被視為台灣的「前線」,但當地居民與軍人普遍認為這稱號早已不合時宜。金門選出的立法委員陳玉珍表示:大陸過去軍事技術不發達,指能砲轟金門島,但現在他們能夠發射導彈跨越台灣海峽,甚至打到美國本土。
金門縣政府官員向《電訊報》記者透露,有將領笑稱若開戰,軍隊會藏身山區,避免戰事擴大,減少金門破壞。
過去金門駐軍曾達十萬人,現今約僅三千,遠不及中國超過兩百萬的兵力。陳玉珍認為,金門駐軍減少反而讓它不會成為首要攻擊目標。
金門戰地的氣氛也在改變。昔日的軍事設施多轉型為博物館,老舊砲台及戰車成了觀光展示品。台灣國防部對此態度明確:若金門遭攻擊,居民需「自主作戰」。一名金門在地的退伍居人也指出,兩岸若發生衝突,台北不會優先派兵支援金門。
擔任廈門副市長時期的習近平。圖/取自新華社
儘管台北憂心中國可能入侵,金門居民卻相信中國不會攻擊「自己的家人」。金門與大陸廈門在文化及親緣關係上極為接近,兩岸居民常有親屬往來,曾任廈門副市長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此也相當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