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教育學者一再強調學習歷程必須誠實撰寫,我想這是很不容易的事。尤其對於功課不好的孩子,如果要他誠實撰寫,豈不是自曝其短,他一定會覺得他不能太誠實。太誠實,學習歷程見不得人。
我當年不是什麽非常聰明的孩子,也沒有要寫學習歷程的需要。但是我設法假想當年如果要很誠實地寫學習歷程,我會如何寫。
首先,我要說明我沒有上補習班。
關於數學,我只能說,我是可以應付高中數學的。可是這並不表示我對數學很厲害,而是因為我當時不知道從哪裡找到很多課外例題,我就猛做那些課外例題。熟能生巧以後,就可以應付數學考試了。我的三角例題做得特別多,所以我到現在還記得那些三角公式。
關於英文,我也還可以應付。但是我很討厭一些奇怪的文法問題,比方說,現在完成進行式已經是很囉唆的時態,如果要將一個現在完成進行式的句子改成被動語氣,我就有點慌了。
我對物理,可以應付考試,可是我必須很誠實地說,我對物理是似懂非懂。尤其對於電學大師們所說的那一套,我會背那些公式,但不太知道這些公式的真正物理意義。比方說,我就不太懂電場。我很想問電場是如何測量的,但是我始終沒有問,反正這大概是不會考的。
至於化學,雖然我高中的化學老師教得非常好,但我始終對化學沒有什麽興趣,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其實我最害怕的是國文,我在師大附中的導師是國文老師,他教的我都有興趣,而且也都了解,但是我去看了歷年大年入學的國文考題,對於文言文,我只好用猜的。
至於歷史,我其實一直都有很多疑問的,但不敢問。在那個時代,學生不太會問老師問題的。我不太會背資料,所以就連滿清的那幾位皇帝的順序,對我來說就很不容易記得。別的朝代更加不要談了。
對我而言,只要是需要背的,我就非常不行。我從小就記性不好,所以需要背誦的科目,我都相當不喜歡的。
我還有一個問題,我當初要唸電機系,主要的原因是我對電機系好奇,但我對電機領域一無所知。如果我要很誠實地寫學習歷程檔案,那我就必須告訴電機系的教授們,我對電機一竅不通。這樣寫,會不會對我不利?
如果要我對自己的高中學習歷程下一個結論,我要誠實地講,最好的形容詞應該是”似懂非懂”。現在教育部希望大家很誠實地撰寫學習歷程檔案,我在想,我在高中唸書的時候,已經算是功課好的學生,因此我非常好奇,一個學生如果功課不好,還需要寫學習歷程檔案嗎?如果他一定要很誠實地寫,對他恐怕是相當不利的。可是這種學生一定相當多吧?
要絕對誠實地寫學習歷程檔案,實在不容易啊。
※本文轉載李家同教授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