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動市場出現明顯疲態,8月非農就業僅新增2.2萬人,幾乎陷入停滯。這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而言是一記警訊,他原本承諾要為美國人帶來高速成長的經濟,如今卻因就業放緩而受挫。川普原本試圖以「經濟表現」扭轉低迷支持率,但這張王牌正失靈,分析人士警告,經濟低迷恐使共和黨在明年期中選舉陷入險境。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直到最近,川普仍可辯稱,他的顛覆性政策從大規模徵收進口關稅到強力打擊非法移民,儘管飽受批評,但依然支撐就業成長與相對穩定的通膨。
但美國勞工統計局5日公布的最新非農就業數據(NFP)顯示,就業成長幾近停擺,8月美國僱主僅新增2.2萬個職位,延續夏季的疲弱走勢,進一步動搖外界對川普經濟能否保持韌性的信心。
《金融時報》引述Inflation Insights分析師沙里夫(Omair Sharif)指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更廣義的政策不確定性,正導致企業縮減招聘,何時能解決仍不明朗。」
這份數據為民主黨人提供新的火力,指控川普的經濟政策弊大於利。新罕布夏州參議員、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的民主黨首席哈桑(Maggie Hassan)指出:「成本持續上升,美國的製造業正萎縮。企業不知該不該投資或僱人,因為經濟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並強調:「這正是總統魯莽關稅和他製造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直接結果。」
奧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懷登(Ron Wyden)更直言,川普應該開除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否則他們會把經濟拖入衰退」。他說:「這些怪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一個月前,川普在就業市場出現放緩跡象時,便解雇了勞工統計局局長,並加大對聯準會施壓,要求其在本月的決策會議降息。但他仍堅稱經濟表現良好。
川普日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談到經濟時抱怨,利率「太高」,又稱經濟數據往往會被「修正」。「還有許多不同因素尚未被納入統計,」他說。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當天稍早告訴記者,這份就業數據是個「異常情況」,「有點令人失望」,但並未反映產出與投資的增長趨勢。他預期數據將上修。他補充說:「經濟基本穩健,通膨率很低。我們正迎來資本支出熱潮。」
然而,就業市場停滯的跡象正累積。許多受衝擊最嚴重的產業,正是川普承諾要引領進入「黃金時代」的藍領部門,但如今卻因關稅遭受重創,導致企業凍結招聘。
8月的裁員數據顯示,受貿易動盪影響最大的製造、建築與能源採礦業共流失2.5萬個職位,批發貿易業也大幅縮減,裁掉1.2萬個職缺。
前勞工統計局局長格羅申(Erica Groshen,曾在歐巴馬政府任職)在《金融時報》Swamp Notes播客中表示,5日公布的數據「令人警醒」,經濟如今正「亮起黃燈」。她說:「我們看到的是,美國經濟基本上沒有在創造就業。三個月的平均變動僅2.9萬個,對我們這樣規模的經濟體而言,基本上等於零。」
這份數據對川普將造成政治打擊,他近來不斷誇耀自己對經濟的管理,以圖扭轉低迷的支持率。經濟原本是他2024年競選時的最大賣點之一。
根據美國RealClearPolitics民調平均數,42.2%的美國人支持他處理經濟的方式,54.1%則不認同,差距懸殊。雖然川普不會參與明年的期中選舉,但國會共和黨人可能面臨選民的不滿,因為勞動市場疲弱、通膨依舊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而這一數字自他第二任期開始以來僅略微下降。
報導指出,史丹佛大學國內政策研究主任、曾擔任2012年羅姆尼(Mitt Romney)總統競選高級顧問的陳仁宜(Lanhee Chen)說:「川普還有幾個月時間,決定如何影響大眾對經濟的印象,否則期中選舉的基調將被定型。」他說:「共和黨能否繼續掌控國會參眾兩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川普是否能塑造一個正面的經濟敘事。」
不過,分析人士並不預期白宮會因就業市場走弱而迅速調整政策,而是會繼續試圖施壓聯準會,並攻擊那些公布負面經濟數據的人。
華府顧問公司Penta Group董事總經理梅玉蘭(Ylan Mui,音譯)表示:「對川普總統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就業市場放緩可能幫他實現真正想要的東西:更低的利率。此外,6月數據下修與勞工統計局的暫時『技術性困難』,也為他持續攻擊該機構提供了新武器。」
她補充說:「最終,川普仍能主張,解決就業市場任何問題的方法,是讓他的政府對經濟掌握更多控制,而不是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