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稱願接受核監管 換取全面解除制裁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克奇稱伊朗願意接受核監管,換取全面解除制裁。圖/取自ME24 - Middle East 24《推特》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克奇稱伊朗願意接受核監管,換取全面解除制裁。圖/取自ME24 - Middle East 24《推特》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克奇(Seyyed Abbas Araghchi)周一(8日)投書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表示伊朗準備達成一項「真實且持久」的協議,願意接受嚴格的核監察及限制國內鈾濃縮活動,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制裁。

然而,阿拉克奇警告歐洲國家應改變方針,放棄本月底在聯合國恢復廣泛制裁的計劃,否則將引發「對區域及全球前所未有的破壞性後果」。

阿拉克奇指出,伊朗希望說服歐洲停止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恢復制裁,認為此舉對歐洲無益,只會讓美國在未來核談判中主導局面,使歐洲陷入孤立。他透露,近期與聯合國武器檢查員的談判取得進展,就檢查員重返伊朗受損核設施的條件達成共識,這是歐洲暫停制裁的前提之一。

然而,伊朗內部訊息矛盾,保守派主導的議會正討論一項法案,若聯合國恢復制裁,伊朗將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這將免除伊朗接受聯合國武器檢查的義務,關閉所有獨立監察核設施的管道。

阿拉克奇在文中批評傳統對伊朗事務具影響力的歐洲三國:法國、德國及英國,指責其放棄作為伊朗與美國多邊協議調解者的角色,轉而「成為美國過度行為的促成者」。他上周四(4日)在杜哈會見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強調歐洲若對伊朗採取強硬態度,將無法改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歐洲視為「次要角色」的立場,也無法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大影響力。

阿拉克奇警告,若聯合國制裁恢復,歐洲三國將被排除在未來外交進程之外,對歐洲的信譽及全球地位造成廣泛負面影響,強調川普明確將歐洲三國視為次要角色,例如在俄烏危機等對歐洲未來至關重要的議題上,歐洲被排除在外。他表示,美國的訊息很明確:歐洲三國必須展現「絕對忠誠」才能獲得一席之地。

此外,阿拉克奇提及,若以色列試圖重啟今年6月與伊朗為期12天的戰爭,勢必再次依賴美國軍事援助。他稱:「以色列或許自詡能代表西方作戰,但正如6月所見,伊朗強大的武裝力量已準備好再次擊敗以色列,迫使其向『美國爺爺』求援」。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認為,川普的單邊主義可能進一步孤立歐洲盟友,削弱其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影響力,恐導致談判陷入僵局。歐洲三國若屈服於美國壓力恢復制裁,可能損害其外交獨立性,影響與伊朗的未來合作。而伊朗內部的強硬派法案可能加劇緊張局勢,川普的政策或促使伊朗採取更激進的核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