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談判15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落幕,陸方宣布雙方就三項核心議題達成框架性共識,分別涉及TikTok處理方式、降低投資壁壘以及推動經貿合作,雙方強調將依循各自程序落實共識。這場會議恰逢TikTok美國業務處理期限到期前夕,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根據新華社報導,本輪會談於9月14日至15日舉行,由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代表出席,美方則派出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率隊參加。新華社稱,雙方是在中美元首先前通話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展開坦誠而具建設性的討論。
據陸方聲明指出,雙方會中達成三項共識,一是透過合作解決TikTok爭議;第二是降低雙邊投資障礙;第三則是推動實質性經貿合作。就TikTok問題而言,陸方稱,將依法進行技術出口審批,尊重企業自主決定,並支持在市場化原則下開展平等協商。
何立峰在會中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本質上是互利共贏,合作將使雙方受益,對抗則將造成雙輸。他同時強調,中方會堅決維護國家利益以及中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呼籲美方盡快撤銷對中限制,推動共識落地。
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在會後記者會上補充,中國政府一方面堅持依法依規處理技術出口審批,另一方面也充分尊重企業意願,支持企業基於市場原則進行自主商業談判。他說,正因雙方經評估後認為符合共同利益,中方才同意在TikTok問題上與美方達成共識。
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副主任王京濤則透露,雙方就TikTok美國用戶數據與內容安全、委託營運範圍及知識產權使用授權等議題形成基本一致。他強調,這些安排確保企業正常經營,同時兼顧雙方核心關切的事項。
中美會談舉行的時間點,恰好在美國政府設定TikTok「不賣就禁」寬限期前夕,依規定,字節跳動必須在期限內將TikTok美國業務出售或剝離給非陸資買家,否則將面臨下架,此前川普已三度延長交易期限。
貝森特會後表示,TikTok交易的商業條款已經確定,這是兩個私營企業之間的協議,政府角色只是批准與監督。他強調,協議的設計既能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也能保留TikTok的「中國特色」。
貝森特指出,美國原本威脅關閉TikTok,迫使中方放棄以「關稅減讓」作為交換條件,轉而接受一份不與關稅綁定的框架協議。這與此前美國官員透過路透透露的立場相符:若中國將降低關稅或放寬技術限制與TikTok交易掛鉤,美國將推進禁令。
王京濤強調,中方反對將科技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或武器化,不會為了妥協而犧牲國家利益或企業權益。他表示,雙方能在知識產權授權和數據安全上找到共識,代表彼此均意識到維護穩定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性。
李成鋼補充,這次共識不僅處理了TikTok議題,也讓雙方更加確認穩定、健康的中美經貿關係對全球經濟的必要性。美方會中亦表達願意在減少投資障礙、促進合作方面並與中方攜手的意願。
美方重申,雖然TikTok交易細節由企業決定,但政府關注的仍是確保美國國家安全,並在此基礎上保持雙邊經貿談判的推進。
美國總統川普則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美中貿易會議「進展非常順利」,並透露雙方已就「年輕人非常想保留的一家公司」達成共識。他還宣布將於9月19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預計敲定協議細節。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元首外交在中美關係中具有戰略引領作用,但對於川普所稱19日將與習近平通話一事,他僅回應「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