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協會長張志軍:「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 才符多數民意期盼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今天(16日)重申,兩岸交流的關鍵在於「九二共識」。圖/取自大陸國台辦官網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今天(16日)重申,兩岸交流的關鍵在於「九二共識」。圖/取自大陸國台辦官網

兩岸官方對話長期停擺,海基會日前抱怨海協會都「已讀不回」,將溝通不順的責任歸咎於陸方。對此,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今天(16日)指出,推動兩岸交流的關鍵在於「九二共識」,強調當前兩岸交往受阻,「主要問題是出在台灣當局」。他重申,在「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才符合多數民意的期盼。

兩岸官方互動陷入僵局,陸方持續主張藉由恢復「九二共識」展開對話,不過民進黨政府堅稱「兩國互不隸屬」,導致雙方無交集。至於雙方對話停擺的解方,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14日稱,海協會可耐心地「說服高層」,並依據1993年雙方訂立的《兩岸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重啟交流機制,「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工程邁出建設性一步」。

張志軍16日出席北京舉行的「兩岸社團交流節」,會後受訪時再度強調,大陸始終期盼兩岸能進行正常交流,尤其是民間互動,「但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台灣當局」。他指出,在「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往來,才是順應民意的正確方向。

張志軍表示,大陸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持續為台灣同胞創造平等發展機會與共享改革成果。儘管兩岸關係面臨波折,交流合作的腳步從未中斷,「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更顯強烈,顯示兩岸民間互動仍具生命力。

張志軍以此次「兩岸社團交流節」為例指出,社團是民間力量的重要載體,對於兩岸民心融合扮演關鍵角色,期盼參與者能持續促進相互理解與合作,呼籲兩岸民間團體「多傳遞友誼的聲音,多搭建交流橋梁」,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

張志軍強調,國家統一是歷史大勢與民族大義,兩岸和平與融合發展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唯一道路,呼籲台灣民眾「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共同反對「台獨」與外部干涉,維護台海和平與民族復興的共同未來。

談及歷史議題時,張志軍指出,九三閱兵象徵中國人民堅定走和平發展之路,展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時代強音;而「台灣光復回歸祖國」則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成果。他強調:「當年我們能打敗日本侵略者,讓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如今強盛的中華民族更不可能讓台灣再度被分裂出去」。

現場與會的台商、高雄「褲子大王」楊政誠直言,對於兩岸目前缺乏對話的情況感到憂心,彼此關係不應該「每況愈下」,台灣中斷、阻礙對話的決定不會是好事。不過他最後也稱,「沒有風、沒有雨,哪來美麗的彩虹?」

2025年「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邁入第四屆,以「百團牽手 百花齊放」為主題,16日上午在北京朝陽區望京小街舉行開幕式,出席者包括張志軍、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王紅及北京市委常委馬駿;台灣出席人士則有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國民黨前立委孔文吉,以及近百個台灣社團共360多名嘉賓與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