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修法全面禁簡中電子遊戲機!兩派網吵翻:自以為抗中成功

示意圖,與內文無關。經濟部16日公告修正《電子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場管理辦法》,明確要求電子遊戲機全面使用正體中文。圖/取自Unsplash,Senad Palic攝
示意圖,與內文無關。經濟部16日公告修正《電子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場管理辦法》,明確要求電子遊戲機全面使用正體中文。圖/取自Unsplash,Senad Palic攝

經濟部於16日公告修正《電子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場管理辦法》,要求最快在2028年9月30日後,營業用的遊戲機要使用正體中文,並新增智慧財產權切結書制度,強化業者自律與智慧財產權保護;而經撤銷評鑑分類的機具如仍繼續營運,將被處最高新台幣50萬元罰鍰。消息一出,引發正反網友議論。

有家長發現,帶孩子去遊樂園、百貨商場時,陳設的電子遊戲機台會出現簡體字。經濟部表示,近年有些廠商在進口電子遊戲機時,採用簡體中文介面,造成消費者混淆,此次修法,明文要求電子遊戲機的機具名稱、框體、操作介面及遊戲畫面,如使用中文,均應採用正體中文。

若業者進口簡體中文的電子遊戲機,經濟部將不予受理評鑑分類,所以該機具就無法陳列、供營業使用。至於目前已評鑑分類並流通使用的簡體中文電子遊戲機,經濟部考量業者現況,將分階段改善,分類為「益智類及非屬電子遊戲機」的簡體中文機具,2028年9月30日後不得再供營業使用;至於分類為「娛樂類及鋼珠類」,則於2030年9月30日後不得再供營業使用。

經濟部指出,經撤銷評鑑分類的機具如仍繼續營運,依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的規定,業者可能因陳列未經評鑑分類的機具,被處最高新台幣50萬元罰鍰。本次修法也同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業者申請電子遊戲機評鑑分類時,須檢附「電子遊戲機符合智慧財產權法令切結書」,以避免電子遊戲機使用未經授權的名稱、圖樣或遊戲內容。

經濟部強調,本次修法兼顧語文文化、消費者權益與產業發展,期望透過正體中文的統一使用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電子遊戲機產業朝合法、健全及創新方向發展,建立更完善的營運環境。

消息曝光後,掀起《批踢踢實業坊》(PTT)論壇網友正反議論,一派網友表示,「自己繁體不強大現在開始怪東怪西了」、「正事不做」、「中國有禁繁體嗎?我們比中國還中國?」、「可憐 台灣整天吹民主自由 結果東鎖西鎖」、「那為啥英文日文可以?」、「要去中國化就徹底一點,不能用中文」。

網友抨擊,「這就是民主自由的格局」、「改這個對中國根本不痛不癢,我們卻沾沾自喜自以為抗中成功」、「還在意識型態 競爭力如何提升才是重點吧?」、「經濟部不搞經濟 來搞文化 呵呵」、「從野雞毛的地方開始管,溫水煮青蛙」、「文字獄」。

但也有一派網友認為,「很棒啊 中華民國就是要用繁」、「優化軟體很好啊 能救一些失業工程師」、「很棒啊 殘體字看久了很煩」、「支持,要賺錢請客製化」、「德政 殘體字超醜 看到都超賭爛」、「殘體字毫無美感」、「很棒啊 中國不也要求都要有簡中嗎」、「產品標簽標示用繁體沒問題啊,為啥要用簡體?」、「其實蠻合理 不讓你自己進機台 要用就是改繁體字」、「在台灣玩的就乖乖給我用繁體 不然誰看得懂」。

有網友好奇詢問,「所以日本賣來台灣的機台只有簡中也要處理嗎」、「日本漢字其實不也一堆類似,會不會禁?」、「外文都不處理 只有簡體字」、「有些遊戲就沒有繁體字能選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