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藍黨魁】結果將揭曉 黃揚明:若投票率低於這個數將成為跛腳主席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左起前立委鄭麗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國大代表蔡志弘以及立委羅智強。圖/中央社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左起前立委鄭麗文、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國大代表蔡志弘以及立委羅智強。圖/中央社

國民黨主席選舉於今(18日)舉行投票,預計結果將在傍晚6時左右揭曉。在開票前,媒體人黃揚明分析指出,新任主席的得票率將直接決定其任期內的權力強度與黨內整合難易度,若當選人得票率低於40%,新主席將形同「當選即跛腳」,黨內分裂的可能性極高。

黃揚明分析了本次六人角逐的選戰結構。候選人分別有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前國大代表蔡志弘、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以及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黃揚明認為,呈現「兩強、一中、三弱」的態勢,如果當選者得票率超過50%,就屬於「強勢主席」,選前的所有紛擾都能迅速整合、修補,凝聚力高。

而若是得票率介於45.78%至50%之間;黃揚明認為,當選者會屬於「穩健主席」,雖然未過半,但得票率高於朱立倫在2021年當選時的45.78%,選後整合難度不高。

黃揚明表示,若得票率介於40%至45.78%之間則屬於「艱辛主席」,選後整合將較為艱難,新任主席在黨內人事布局與修補裂痕的作為將至關重要。

如果得票率低於40%,黃揚明指出,這會屬於「跛腳主席」,在這種情況下,新任主席的權威將嚴重不足,黨內極有可能出現嚴重分裂;黃揚明分析,本次選舉的勝出門檻與得票高低,對於國民黨未來的團結與否將產生關鍵影響。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