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80周年,總統賴清德卻只慶祝古寧頭戰役,隻字未提「光復」二字,高中教師區桂芝引述當年參戰軍官之語,表示古寧頭戰役是「手足相殘不足為訓」,悲劇不該再繼續下去。她並建議應該在古寧頭樹立「古寧頭內戰和解紀念碑」,把古寧頭從戰地變成和平聖地、變成統一起點,「這是我們紀念台灣光復的同時,可以積極思考的問題。」
建議設「古寧頭內戰和解紀念碑」
紀念中華民族對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25日於台中霧峰林家宮保第舉行「慶祝台灣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音樂會」及座談會,區桂芝在座談會上做出上述論述。
區桂芝表示,8年對日抗戰對台灣人、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都是一場光榮的勝利;但是很遺憾地,今年5月份陸委會提出讓台灣光復節恢復放假,但是要跟古寧頭大戰綁在一起,變成「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把古寧頭稱為「大捷」,賴政府的用心就是要繼續強化兩岸的敵我意識。「這個台獨政黨,繼續想把同胞推向戰場當炮灰,繼續樂於當美國代理人戰爭的從事者!」她說。
區桂芝說,今天思考古寧頭戰役,這是兩岸同胞手足相殘的悲劇,我們應該要紀念它,但是我們誰也不用慶幸誰是勝利者,誰也不用傷心誰是失敗者;我們應該記取教訓,手足相殘的悲劇不能再歷史重演。她誠懇建議,既然台灣政府不可能做,是不是金門縣政府可以聯繫大陸相關單位,在古寧頭樹立「古寧頭內戰和解紀念碑」?兩岸要和解,這是兩岸和平、甚至未來兩岸統一的起點,把古寧頭從戰地變成和平聖地、變成統一起點,這是我們紀念台灣光復的同時,可以積極思考的問題。
當年參戰者不以古寧頭為榮
區桂芝並提起,她前一陣子碰到古寧頭大戰沈向奎將軍之子沈啟國,沈啟國是一位在美國的企業家,他告訴區桂芝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沈向奎在古寧頭戰役中是防守金門西區的25軍軍長,沈啟國回憶,每次家裡如果有訪客,向沈向奎談起他在古寧頭戰役中的「貢獻」、「光榮戰績」,沈向奎總是8個字回應:「手足相殘,不足為訓」。而沈向奎當年轉戰華北,跟日本敵軍做殊死鬥爭、取得勝利,才被他視為是做為軍人的畢生榮耀。
區桂芝說,手足相殘這件事,在沈向奎生命當中,他不認為是榮耀,認為這個悲劇不該再繼續下去。沈向奎是中華民國的軍人,而且是非常高階的軍人,國軍內心都有這樣的想法,一般老百姓又如何呢?
很巧的是,沈啟國的岳父也是軍人,是空軍軍校第13期,後來被編入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也就是民間俗稱「飛虎隊」。這位飛虎隊成員的千金告訴區桂芝,過去國共內戰時,她父親開著飛機,飛機上裝滿炸彈,奉命要去炸共軍:「他在天上飛,看到底下一排又一排的共軍,他實在炸不下去,那炸彈怎麼辦?所以他就飛到無人的山坳,把炸彈投下去。」
國共內戰不能再打
區桂芝說,所以國共內戰不能再打、兩岸不能再敵對,因此她認為在古寧頭樹立一個和解紀念碑,大家互相提醒「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能讓這樣的悲劇繼續發生。尤其今天一個台獨政權當家時,我們要如何不讓這個台獨政權得逞、不讓美國陰謀得逞?民間要做的努力恐怕更大,這也是為何歷史新三自協會希望對民眾做「歷史的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