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輪經貿談判達成初步共識,為即將登場的「川習會」積極鋪路。不過,大陸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今天(27日)分析指出,儘管雙方在部分議題上取得有限進展,但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依舊存在顯著分歧,中美整體形勢並不樂觀,「對中美關係應抱持現實態度,期望過高恐將失望」。
金燦榮在《觀察者網》撰文提到,大陸商務部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會後表示「美方立場強硬,中方維護利益堅定」。這句話顯示美方在會談中態度頗為強勢,提出了諸多強硬要求,中方則嚴守底線、堅定捍衛自身核心利益。換言之,雖然雙方在部分議題上取得初步共識,但貿易立場仍存在巨大差距,彼此對結果未必都滿意,不過,雙方均不願撕破臉,仍展現繼續對話的意願。
金燦榮分析指出,關稅戰休戰延期幾乎已成定局,但距離徹底解決矛盾仍相去甚遠。「能夠繼續談、並取得有限進展已屬不易」。他強調,中美關係必須以務實心態看待,「期待過高只會帶來失望」。他認為,光在經貿領域雙方的分歧就已相當明顯,若涉及國安或價值觀層面,矛盾將更加尖銳。
金燦榮續指,經貿領域仍是中美最有可能尋找共同點的範疇,但此次會談已暴露出立場差距之大,「整體形勢並不樂觀,應做好長期應對準備」不過他同時稱,這次中美元首會晤能否取得新共識將成關鍵,他相信雙方領袖會嚴肅討論相關議題,力求取得具體成果。
李成鋼此前在會談結束後指出,中美雙方討論了眾多議題,比如各有關注的出口管制議題,對等關稅進一步延長暫停期問題,芬太尼關稅和芬太尼禁毒合作問題,進一步擴大貿易問題,美方301船舶收費相關措施問題等等,中美雙方就此進行了建設性的探討,「美方表達立場是強硬的,中方維護利益是堅定的」。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稱,雙方已達成一項「非常成功的協議框架」,供川習會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