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在建風電、太陽能光電是其他國家總和的2倍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明陽新能源廠工人在風電總裝車間作業。圖/新華社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明陽新能源廠工人在風電總裝車間作業。圖/新華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GEM)」上周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正在興建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能力「幾乎是其他地區總和的2倍」。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浙江農林大學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許勤華認為,中國的綠色產業有性價比和技術等雙重優勢,在全球綠色轉型過程中無可取代。

「全球能源監測」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共有339吉瓦(1吉瓦=10億瓦)風能和太陽能產能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159吉瓦風能和180吉瓦太陽能。這一數字遠超排名第二的美國,美國風能和太陽能正在興建的發電產能僅略高於中國的1/10,是40吉瓦。

報告指出,中國新宣布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容量有1/3已在建設中,而全球平均僅7%。這一鮮明對比「體現出中國致力於建設再生能源項目的積極性」。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國今年全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將持續增強,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55%。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大陸發電量達17%以上。

據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柳力(Lauri Myllyvirta)分析,如果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的快速部署能持續下去,那麼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會繼續下降,因而可以說,中國2023年便已碳達峰。

身為《讀懂「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的英文版作者,許勤華表示,雖然煤炭發電依然是中國發展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隨著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煤電裝機占比已經降至50%以下。綠色能源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中國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20%左右,2030年目標提升至25%左右。毫無疑問,風能和太陽能作為再生能源,在電力消費中的比重將逐漸上升。因此,她認為,中國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巨大。

但她同時指出,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內替代傳統的煤炭發電。一方面這與風能和太陽能的特點有關,另一方面也受電網對穩定性需求的限制。因此風能和太陽能可以是補充電力,但是不能是發電主力。當然,根據中國首份碳達峰碳中和系統方案,2060年煤電裝機將全部退出中國市場,這又是難度更高的一個目標。

2022年,中國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電動汽車銷量約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0%,位居全球第一。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署的數據,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中,中國的貢獻超過一半;中國風電、光電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許勤華強調,對於所謂「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產能過剩」的說法,她認為,放眼全球,這些產能根本不算多,因為中國是在為推動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和應用發揮積極作用。

許勤華進一步指出,除了生產和消費,中國也在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爭取將更多的綠色能源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根據中國風力特點出現的新型去扇片技術、將太陽能與傳統瓦片技術相結合的輕質太陽能板等,這些成果也都得益於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產業鏈。因此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中國或能一直保持相對高性價比的產能優勢和技術優勢,為推動全球的能源轉型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