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澄清沒說2030重啟核電 卓榮泰日經專訪:可討論重啟核電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受訪表示,檢視台灣目前的缺電狀況,不排除在未來重啟核電。圖/取自卓榮泰臉書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受訪表示,檢視台灣目前的缺電狀況,不排除在未來重啟核電。圖/取自卓榮泰臉書

日前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日經亞洲》專訪,談到未來可能面臨的缺電問題,他坦言台灣雖致力實現2025非核家園目標,但不排除在將來重新討論核電。且台灣擔綱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半導體產業及AI發展使用電需求持續攀升,為確保發電量充足無虞,未來可以討論重啟核電。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非核」能源政策,並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擬定並推動適宜的政策,力促淨零轉型。不過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顧問李遠哲及身兼環境部長的執行秘書彭啓明皆曾鬆口表態,直言核能是選項之一,如今卓榮泰再談能源危機,亦坦承用電壓力下,可能將重啟核能,恐是預示非核能源政策將有轉變。

卓榮泰指出,面臨核電廠陸續退役,2023年到2026年會是至關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必須確保新發電廠能供給穩定、充足的能源。他表示,在工商業界呼籲缺電的狀況下,行政單位並不會一味排斥核能。

此外,全球科技大廠輝達(Nvidia)、富士康(Foxconn)及美超微(Supermicro)都表示有計畫在台灣建造超級電腦、AI資料中心,已設廠的台積電(TSMC)和其他晶片製造商也在擴大產能。據經濟部評估,2023至2028年,AI相關電力需求將成長8倍,為產業穩步發展考量,須有充足、穩定的電力供給。

數據顯示去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發電量的9.9%,核電則佔7%,核能的比重還是很高。卓榮泰說明,若大眾能在安全性及其他問題上達成共識,各界應公開商議是否重啟核能。但他也提到未來的核能解決不了今天的問題,受限於現行法律,核電廠無法延役,若要重啟核電廠,須先修法並檢視機組安全性,過程繁複,整體作業將耗時3年半至5年之久,目前僅能透過增設火力和綠能發電設施盡可能提高發電量。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