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奧運性別檢測竟是美蘇冷戰產物

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左)法國時間4日在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8強賽擊敗保加利亞選手史塔涅娃(Svetlana Kamenova Staneva)(中),對方比出「X」手勢。圖/中央社
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左)法國時間4日在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8強賽擊敗保加利亞選手史塔涅娃(Svetlana Kamenova Staneva)(中),對方比出「X」手勢。圖/中央社

中華隊奧運女子拳擊選手林郁婷8日獲得5位裁判一致判定,擊敗土耳其選手卡拉曼(Esra Yıldız Kahraman),晉級金牌賽,沒想到,卡拉曼賽後卻雙手比出「X」的手勢暗示林郁婷的性別爭議,此事讓國際媒體再次關注奧運的性別檢測。事實上,奧運性別檢測就是起緣於美蘇冷戰,帶著濃厚的政治和種族偏見。

國際奧委會(IOC)從1968年冬季奧運實施性別檢測,當時正值美蘇冷戰,冷戰角力延伸進奧運賽場,尤其是蘇聯的獎牌數在1956、1960、1972年居冠,而1976年蒙特婁奧運的獎牌數,蘇聯第一、東德第二,美國掉到第三。

The Other Olympians: Fascism, Queernes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Sports一書的作者華特斯(Michael Waters)告訴「德國之聲」,冷戰期間,美國質疑獲獎的東歐女選手「太過陽剛」,美國媒體更懷疑這些共產世界的女選手作弊。

英國伯明罕大學科學與醫療史領域副教授亨吉(Vanessa Heggie)的研究也指出,蘇聯與東德女性運動員的戲劇性成就,以及部分運動員不同于西方認知的女性特質,導致西方體育組織的擔憂。

直至冷戰結束後,西方世界對於女性特質的認知仍影響國際體壇的性別檢測制度;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只要求女性選手做性別檢測,不要求男性選手做性別檢測。

美國普渡大學教授庫奇(Cheryl Cooky)指出,皮膚、頭髮、五官、體型不符合「西方女性特質」標準的運動員,往往成為箭靶;加拿大布魯克大學運動管理學系副教授唐諾利(Michele Donnelly)則說,來自非洲、南亞、東亞的女性,以及非白人運動員,不斷被質疑女性身分,但卻「沒聽過有人懷疑白人女性的性別」。

「這是很大的問題,」唐諾利表示,這讓性別檢測制度,不僅性別歧視、差別對待,更帶有種族主義與民族優越感。

國際拳總開記者會質疑林郁婷的性別,槓上國際奧會,則曝露兩個體育組織之間的矛盾,因為國際奧會在2019年以「財政、管治架構、倫理道德以及裁判問題」暫停國際拳總的資格,又在2023年取消其認證,因此,本屆奧運的拳擊比賽是由國際奧會管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