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合論壇】澳門兩岸和合論壇開幕 張亞中呼籲國民黨為兩岸和平提四項承諾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呼籲中國國民黨為兩岸和平做出四項承諾。圖/取自孫亞中孫文學校臉書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呼籲中國國民黨為兩岸和平做出四項承諾。圖/取自孫亞中孫文學校臉書

孫文學校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合辦的「兩岸和合論壇」28日上午在澳門舉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開幕致詞時呼籲中國國民黨,在兩岸和平協議還沒有簽署以前,可與北京協商,討論台灣成為「全球非戰和平區」的定位;為此,中國國民黨應做出四項承諾:第一、台灣不分裂整個中國;第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第三、台灣不做為外國勢力軍事的前沿基地;第四、台灣的軍事只用於防禦而非攻擊。

張亞中指出,日後,若中國國民黨執政,就以上述四項承諾,做為北京承諾台灣為「全球非戰和平區」的共識;如果中國國民黨在野,此一倡議是兩黨的共識,如果中國國民黨執政,此一倡議即落實。

張亞中指出,兩岸關係有別於兩岸政府的內政關係,也非國際關係,而是中華民族,也是「整個中國」的「內部關係」,它本質是個政治問題,兩岸必須有智慧、心量、格局來面對與處理所有的政治難題,因此,再多的障礙與挑戰,都不應該阻礙我們的溝通與對話;這也是在澳門召開兩岸和合論壇的原因。

張亞中指出,與國際關係不同,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有涉及「統或獨」的爭議,因此衍生出「和或戰」的可能,再衍生出「統一、和平、現狀」在現階段誰重誰輕,誰為優先的問題。這裡所說的「現狀」,包括主權、治權與政治制度。

張亞中指出,兩岸對於「統一、和平、現狀」三者誰先誰後的爭議,看法不同;北京把「統一」放在首位,可以容許「一國兩制」,「和平」是優先選擇,但「武力」是必要的手段。

至於台灣方面,張亞中認為,愈來愈多人不把「統一」放在首位,因為這些年,已經很少人認為「統一」會是中華民國統一整個中國;大多數認為,所謂的「統一」就是「被中共統一」,大多數人希望能夠「和平的維持現狀」,這個現狀包括兩岸目前的不統不獨關係,也包括能夠確保台灣目前的制度不變。

台灣目前朝野主流的聲音是「維持現狀」,但什麼是現狀?

張亞中認為,第一、兩岸目前的「現狀」是在政治上仍處於敵對狀態。1992年的「九二共識」雖然確定了「一個中國原則」與「謀求國家統一」兩個基本共識,但是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卻是各說各話,因此,「九二共識」開啟了民間經貿文化人員大交流的時代,但是兩岸的政治敵對狀態依然沒有化解;雖然台灣單方面在1991年已經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不否認大陸的治權,但是由於北京並沒有也單方面做類似宣佈,雙方也沒有簽署和平協議,對於北京而言,兩岸仍處於「內戰的敵對狀態」;因此,維持這種「敵對的現狀」其實是對台灣不利的,台灣方面不僅需耗費巨資提升軍事力量以求維持安全,也會因為沒有一個和平的兩岸關係與外在環境,對外依存度高台灣的海島經濟是難以吸引外資與發展。

第二、如果「維持現狀」是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或是維持「已經獨立的現狀」,又因為這些現狀是建立在「敵對」的基礎上,這是不可能為北京所長期接受的;北京必然會試圖改變這個現狀,而所用的方法就會是經濟制裁或武力方式,這當然對於台灣不利,但是對整個中華民族也不是件好事。

當然,台灣還有一些人,即目前的執政者,堅持分離主義,但又希望能夠「和平」地維持「現狀」。這些人用的方法就是在論述上以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台灣」來包裝台獨,認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互不隸屬的國家;在方法上則是對外全面依附美國、增加軍備,對內則進行歷史文化認同的去中國化,建立恐中或抗中論述,以國安五法產生寒蟬效應。由於這些人也講「現狀」,但是這種以分離主義為內涵,借中華民國這個殼上市的「現狀」,讓北京更感受到統一的急迫感,並提高武統的準備。

但是,張亞中點出,維持兩岸目前的敵對現狀卻是符合民進黨與美國的戰略利益的。民進黨不會希望兩岸和解,一方面民進黨知道,不承認九二共識,連政治性對話都無法開啟,根本無法做到兩岸和解;另一方面,一旦中國國民黨帶頭與大陸成功和解,民進黨就無法在台灣內部操弄其「仇中抗中」作為,民進黨的「抗中愛台」大論述將全面瓦解,因此,民進黨在台灣會堅決地反對兩岸政治對話與和解。對於美國而言,張亞中認為,兩岸一旦和解,美國也無法再打「台灣牌」,不能以保護台灣安全為名,向台灣做軍火或經濟(如產業鏈移轉)的勒索,更在必要時刻,挑動兩岸引發衝突,使台灣成為東方的烏克蘭,用受傷的台灣來形塑北京的侵略形象,拉幫結派地阻礙中國大陸的發展。   

因此,在張亞中看來,「統一、和平、現狀」的理想優先順序,在現階段應把兩岸「和平」放在第一位,但是這個和平當然不是投降或屈辱的和平,而是能維持台灣目前法理地位與制度「現狀」的和平,是以反對分離主義為基礎的和平,是避免台灣被大國操弄的和平,是能夠去戰避戰的和平,是台灣能夠參與國際組織的和平,是台灣能夠為兩岸融合創造條件的和平,是能夠在統一前建立心靈契合的和平,是有助於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和平。

張亞中曾經參選過中國國民黨主席,以及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初選。在這幾次的選舉中,張亞中揭示了為兩岸創造和平的論述與方法:

第一、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以結束已經長達七十年的兩岸敵對狀態。在這個和平協議中,兩岸應秉持同為中華民族一份子,「分治不分裂」的原則,即兩岸主權是重疊的,治權是分立的,共同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並相互尊重彼此的治權。在兩岸做出不分裂整個中國主權的前提下,兩岸正式進入和平時期,雙方承諾不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並共同協商台灣的國際參與問題,解除交流障礙,以及開啟後續的各項共同體融合方案。

第二、如果中國國民黨在野,可以與北京尋求先簽署兩黨的「和平備忘錄」,承諾若未來執政後,將以該備忘錄內容為基礎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第三、在兩岸和平協議還沒有簽署以前,中國國民黨可與北京進行協商,就台灣成為「全球非戰和平區」此一定位進行討論,尋求北京的支持。為此,中國國民黨願意做出四項承諾:第一、台灣不分裂整個中國;第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第三、台灣不做為外國勢力軍事的前沿基地;第四、台灣的軍事只用於防禦而非攻擊。日後,若中國國民黨執政,願以此四項承諾,做為北京承諾台灣為「全球非戰和平區」的共識。如果中國國民黨在野,此一倡議是兩黨的共識,如果中國國民黨執政,此一倡議即落實。

張亞中強調,他望台灣的朋友能夠了解,以上所提出的主張與承諾,都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而非他自己的意識形態;只有爭取到和平,台灣才能維持現有的現狀,也才能有發展,有了發展才能在未來兩岸互動與統一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張亞中也希望大陸的朋友能夠了解,沒有和平做接引連結,從兩岸現狀的敵對,要直接跳到統一後的「一國兩制」,這個跨度與難度太大,會給分離主義者、對大陸有敵意者、要利用台灣遏制中國大陸的美國,有了介入破壞兩岸關係的操弄空間。張亞中強調,只有當兩岸有了和平,恐中仇中者才沒有基礎製造恐中仇中氛圍,分離主義者才沒有操弄的空間;有了和平,台灣也才有理由謝絕美國的軍事介入;也只有和平到來,兩岸的交流才能沒有障礙的全面展開;也只有了和平,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與融合才會有基礎與擴張的空間,以和平方式完成統一也才真正會有可能到來。

張亞中指出,因為擔心失去現在的制度,也因為對於北京缺乏信任,又因為已長期執政的民進黨在文化歷史認同上去中國化的操作,台灣目前的主流觀點是對統一畏懼,對和平有期待,但也知道愈來愈困難。

張亞中指出,「和平統一」仍是北京的主旋律,但是「武統」的聲音也日益強大,「和統」的耐心正在快速消逝;而美國想運用台灣這張牌來遏制中國大陸的意願與能控制台灣的能力都愈來愈強;這三股力量,使得兩岸關係充滿險峻,和平似乎變得愈來愈遙遠。

但是面對此等危境,張亞中呼籲,兩岸有志之士更不應氣餒,要堅持民族利益優先的原則,兩岸以和為貴、和平必須優先的立場,集思廣益為兩岸和平做出論述與行動上的貢獻;這也是從2009年開始,如同今天的兩岸和合論壇一樣,大家以民間力量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的使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