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套海馬斯火箭炮年底進駐台灣 數量太少難全面威脅共軍

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海馬斯火箭炮。圖/翻攝BFBS Forces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海馬斯火箭炮。圖/翻攝BFBS Forces News YouTube頻道

台灣購買的11套「海馬斯」將於年底前到貨,大陸軍武自媒體「軍武次位面」指出,數量有限的海馬斯系統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密集火力覆蓋,這意味著國軍單次打擊效果可能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對共軍造成致命打擊。

「軍武次位面」指出,台灣軍隊購入海馬斯火箭炮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其遠端打擊能力,特別是在可能的兩岸衝突中,作為反登陸作戰的一部分,對共軍的威脅主要是:

首先,打擊範圍擴大。海馬斯火箭炮的最大射程為300公里,幾乎覆蓋整個台灣海峽,台灣軍隊可以利用其遠端打擊能力,威脅共軍的前沿陣地、指揮中心、雷達站等關鍵設施;特別是在戰時,國軍可以對共軍渡海部隊進行遠端打擊,打擊力度與精確度都將顯著提高。

其次,戰術打擊的靈活性增強。海馬斯系統具有高度的機動性,國軍可以通過快速部署和機動,實施「打帶跑」的戰術,這種靈活性將增加共軍的防禦難度,迫使共軍分散力量來應對國軍可能的多點打擊。

然而,「軍武次位面」指出,儘管海馬斯系統在國軍中看似威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國軍現有的指揮與控制體系能否充分發揮海馬斯的優勢,仍需打一個問號;其次,國軍數量有限的海馬斯系統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密集火力覆蓋,這意味著其單次打擊效果可能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對共軍造成致命打擊。

針對國軍即將裝備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軍武次位面」認為,共軍可以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第一,加強預警偵察能力。共軍可以在戰時加強對台軍部署區域的情報偵察,特別是通過衛星、無人機等手段,及時掌握海馬斯系統的部署動向,並做好提前應對準備。

第二,強化戰場防空能力。面對國軍可能的遠端打擊,共軍可以強化戰區防空力量,特別是加強對海馬斯的攔截能力,確保共軍前沿陣地和後勤支援線的安全。

第三,開展聯合火力打擊。共軍可以通過多軍兵種的聯合火力打擊,優先摧毀國軍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削弱其遠端打擊能力,為後續行動掃清障礙。

「軍武次位面」稱,國軍即將列裝海馬斯火箭炮系統,雖然對共軍構成了一定威脅,但並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兩岸軍事力量對比。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