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教育部新增「常用」閩南語 300字太難用

文化部長李遠(右5)、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左2)、立法委員陳培瑜(左3)、吳沛憶(右2)等人7月27日出席文化部首場臺灣台語分區論壇。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右5)、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左2)、立法委員陳培瑜(左3)、吳沛憶(右2)等人7月27日出席文化部首場臺灣台語分區論壇。圖/文化部提供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教育部將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發質疑,日前還有客語薪傳師們呼籲,這個名稱不宜專指閩南語,還應涵蓋台灣所有通行的語言,包括客語、原住民語、手語,乃至華語(國語)。

教育部行文為「臺灣台語」正名

然而,教育部並未理會反對的聲浪,終究正式行文而使之成定局,其閩南語字典網站也隨之更名為「教育部臺灣台語字典」,還增加了300個常用字。

本來該網站已收錄了700個常用字,一下子再添將近一半,頗不尋常。媒體報導說,是為了更生活化,所以像「爸仔」(爸爸)、「肉燥飯」等都在列。不過,第三個詞條赫然是失之粗魯的「死好」,頗令人心驚。據說,是為了避免聽不懂人家在罵什麼。既然如此,怎麼不見更常用的「幹XX」呢?

假使所謂常用字是因為怕聽不懂而收錄,那麼第一頁便出現的「整筊」(聚眾賭博)、「剪筊」與「跋歹筊」(出老千),皆為賭博專用語,豈不是鼓勵學習博弈術語,這樣可以更方便聚賭,不會因為聽不懂而難以下注?

平心而論,既有的700字表,自2009年上網至今,歷經數次修正,已成為頗具參考價值的小詞典。其字詞依羅馬拼音,從a到z排列,方便查詢,若有不同發音或用字,皆詳細列出,更重要的,還有對應華語與用例,不僅好用,也可當成閩南語非母語者,快速學習的教材。

教育部新增300字「臺灣台語」冷僻、難用

反觀新增的300字,並沒有併入上述字表而成為千字表,簡直像兩個不相干的系統。字詞排列的順序,毫無邏輯可言,不知該如何使用。對應華語與用例一概付之闕如,別說外人難以得其門而入,連母語者推敲半天,都不見得確定意思,何況還有大量冷僻詞如「掠中和」、「大晡日」、「交定」等等,實在不知為何叫「常用字」?難道它的所謂「常用」,僅限於某些特定地區或人士?

從文化部的「台語主流化」,到教育部的「正名」,乃至監察院越俎代庖想糾正車站的「台語發音」,賴政府似有意獨尊「台語」,可是做法與內容,卻破綻百出,缺乏專業與水準。譬如「臺灣台語」,為何是前「臺」後「台」?到底意義何在?而所謂新增300常用字,編排雜亂無章,還一大堆冷僻、粗魯的用字,長此以往,「台語」的格調恐將越拉越低。

賴政府拉低台灣文化格調

這不禁讓人懷疑,賴政府為了營造台灣文化的特色,似乎一路都在走「拉低格調」的路,而且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像帶外賓去釣蝦場,刻意過故宮而不入;巴黎的文化奧運,展示電子花車和辦桌文化;更不用說史博館重要展廳以藍白拖、破羽毛球取代青銅器、唐三彩…已經到了罄竹難書的地步。

賴政府為了政治利益與意識型態,耗費大量公帑,卻做出越來越不堪入目的東西,納稅人怎能不生氣?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