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大陸擬允許外商獨資開辦醫院 顯示改開決心

南京明基醫院外觀。圖/取自南京明基醫院官網
南京明基醫院外觀。圖/取自南京明基醫院官網

馮寧默/政治大學博士生

 9月8日大陸商務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在醫療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通知,提出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併購公立醫院),消息引發兩岸普遍關注。

 大陸醫療領域開放走在港澳台之前

 醫療領域關乎社會命脈,醫療學科具有高行業壁壘,向來容易產生保護主義。醫療領域的保護主義對台灣社會來說可謂並不陌生,台灣社會即很少見到外商獨資醫療機構。2010年行政院規定外商設置的國際醫療機構,在台灣不得加入健保,僅可提供自費醫療服務;在台灣國外醫學學歷也很難獲得認證,境外醫學學歷認證曾經短暫開放後再度收緊;台灣的大學醫學院系極少擴招,而台大系統、榮總系統、北醫系統醫學畢業生。也很少前往對方單位就業。這幾年隨著時代發展,有些行業壁壘逐漸被打破,但醫學界大部分壁壘仍堅不可破。現今中國大陸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可以說走在了兩岸四地前端。

但這並不是大陸醫療領域的首次開放,早在2014年大陸國務院批准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的31條措施,取消了外商投資醫療機構最低投資總額和經營年限的限制,很多外資醫療機構也在那段時間迎來了落地中國的機會。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就是這一時期落戶的純外商獨資醫院,目前沒有納入大陸醫保系統,患者需自費看診。另有29家中外合資醫療機構5家已經納入「異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進入大陸醫保體系。

為什麼這10年外商獨資醫療機構進展緩慢,這和醫療行業關乎國計民生的性質有關,大陸官方亦審慎對待,每走一步都不免停看聽。2015年政策收緊,大陸發改委和商務部修訂並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醫療機構列入限制類。2017年,國務院規定醫療機構的參與形式僅限於合資或合作,外資所占股權最高為70%。這些規定也令外商設置獨立醫療機構一度徘徊不前。

 中國開放外商獨資醫院顯示堅持改革開放決心

 現在中國開放外商獨資醫院,被視為顯示中國改革開放決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體現了政策的延續與推進:本次開放其實是對以往開放政策的延續,表明中國在醫療領域的開放是不斷推進的過程,體現了大陸有著堅持開放的連貫性,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縮減負面清單,展現開放誠意。

其次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借鏡外國先進技術:在大陸公立醫院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開放外商獨資醫院,意味著引入新主體進入大陸醫療市場,讓外資醫院與國內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等共同競爭,通過競爭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準;外商獨資往往在技術、服務領域擁有過人之處。引入外資可供大陸醫療機構借鏡,推動醫療技術的創新,和管理模式的改進;而不是安於現狀、實行保護主義,體現了大陸擴大開放的決心。

再次滿足多層次、差異化需求:中國大陸富人出海成為近年來熱門話題,高社會經濟群體對醫療服務的多樣化需求較高。傳統只能出海獲取,例如前往香港、台灣,甚至於到海外尋求更好的醫療服務。開放外資獨資醫院可提供多層次醫療服務選擇,滿足民眾差異化需求,同時也可以將這筆龐大消費留在境内。

最後,開放醫療領域體現了對待國際合作的積極態度:開放外資獨資醫院是大陸在醫療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為中國醫療行業與國際接軌搭建了橋樑,成為更多行業持續開放的範例,做為向國際吸引外資、促進合作樹立信心。

 台灣醫療事業進入大陸機會更多

在本次開放中,台商擁有哪些機會?台資比外資負面清單更少,能夠從事的領域更多。依據現有惠台政策,大陸允許符合規定條件的台胞,在大陸申請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短期行醫執業註冊的執業類別包括臨床、中醫、口腔三個類別,台灣醫師可應聘在大陸醫療機構從事不超過 3 年的臨床診療活動,開放台商醫院申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鼓勵有資質台胞在北京開設診所。台商進入大陸醫療領域行之有年,2012年上海禾新醫院成為大陸首家台商獨立醫院,現階段著名的台商獨資或合資醫院有上海禾新、南京明基、廈門長庚、北京長庚、長沙旺旺醫院等,這些醫院已經紮根地方獲得兩岸民眾的好評,可見大陸對台商的政策比外商更加寬鬆。

開放外商獨資醫院可視為大陸持續改革開放重要信號,向各界傳遞了其開放的決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