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最近幾個月以來,南海地區極不平靜,尤其南沙群島,中國和菲律賓頻頻「秀出肌肉」,甚至短兵相接衝突至白熱化程度。過去南海也曾經是各國角逐之地,究其原因,係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在內的六個國家宣稱對南海的全部或一部擁有主權。南海350萬平方公里的空間,成為全球最受關切的動盪區域。
中菲在南海衝突激烈
6月以來,中菲海上衝突更加嚴重。美濟礁、仁愛礁、仙賓礁均成衝突的焦點,已然距危機失控不遠。美濟礁爭議未解,仁愛礁和仙賓礁衝突尤其嚴重。仁愛礁衝突焦點始於1999年菲律賓故意讓一艘二次大戰幾已報廢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擱淺岸邊,派遣海軍陸戰隊駐守並持續進行運補。北京主張馬德雷山號不能永遠存在、菲方則力主不能退縮,雙方劍拔弩張。
仙賓礁距巴拉望島更近,僅有75海里,去年2月菲國稱26艘漁船在該海域活動,「中國占了上風」。今年4月菲國派遣海警船9701號前往該海域滯留,7月初菲國派3艘海警船對9701艦進行接駁人員及物資,中國海警表示全程跟監、管控。8月19日,中國方面指控菲律賓兩艘海警船,在仙賓礁附近海域衝撞中國海警船,雙方船隻碰撞互有傷害。
8月27日,南海緊張局勢因菲、中公務船接連碰撞而再升高,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甚至說,美國艦船可護送菲律賓船隻在南海「執行補給任務」。但緊接著8月31日,菲律賓海警9701號船與中方的5205艦再度發生擦碰,這已經是短短半個月出現的第三次撞船事件。
就在關鍵時刻,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9月9日發表題為「堅決擁護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嚴肅性」文章,指責菲國強闖仙賓礁海域,企圖向在仙賓礁等地滯留的菲國海警船施行補給,謀求長期存在;文章也稱中菲關係站在十字路口,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但文章指出「衝突對抗沒有出路、對話協商才是正道」。
文章也批評「個別域外國家唯恐南海不亂」,鼓動、支持、配合菲國侵權生事,「扮演極不光彩的角色」,很顯然北京暗指美國和日本為菲律賓撐腰。美國自然被當成首謀,2016年7月中共在海牙仲裁法院失利,使北京在南海嘗盡苦頭;而日本也以日製的海警船給予菲國,造成北京的困難。《人民日報》的語氣相當強硬,意謂「勿謂言之不預」,指大陸「把話說在前頭」。不過,最後菲國終於軟化,9月14日菲國9701號船撤離仙賓礁。
國際政治比實力 美日挺菲但不敢與大陸直接對抗
國際關係是比實力的過程,有多少實力說多少話,中菲南海對抗更是明顯,北京以優勢的海上力量,特別是堅決的意志,強壓菲律賓地頭蛇。即使美國有心協助,也只能在旁著急、無法親力親為;而日本更讓菲律賓無法期待,日本甚至不敢發言相助。
北京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吃了敗仗,菲國獲勝,但當時菲國總統杜特蒂在美中之間選擇中立,不願徹底打壞和北京關係。杜特蒂特別將身段放軟,採取自我節制的態度,因而中菲關係不再惡化。今日的小馬可仕政權改採向美國靠攏政策、明白向北京叫陣示威,此舉損人不利己。
中菲在南海的角力確有域外勢力介入,但主角仍是北京和馬尼拉;其他國家選項有限,除非他們願意與中國大陸直接對抗。中菲雙方雖然都表明立場不能讓步,但雙方似乎都知道必須自我節制,以不致升級為武力衝突為第一要務。
總之,中菲雙方累積了經驗,「鬥而不破」是雙方的共識。離南海不遠的台灣,在南海議題選擇噤聲,甭說國際地位,即便區域角色亦進一步弱化,就不知當前賴政府在中菲角力中學了些什麼沒有?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