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以軍兩「F-35中隊」?不能否認伊朗已具長程反擊能力

2006年11月2日,伊朗革命衛隊在試射「流星-3」型地對地彈道飛彈。圖/取自新華網
2006年11月2日,伊朗革命衛隊在試射「流星-3」型地對地彈道飛彈。圖/取自新華網

伊朗號稱發射大批的長程火箭和飛彈,催毀了以色列最為先進美國製造的F-35隱形戰機。不論事件的真相如何,但不能否認的事實,在於伊朗已經具有長程反擊能力。

儘管伊朗的飛彈或者是長程火箭的精準度不足,但如果大批量的一次性飽和攻擊,還是有可能造成傷害,如果用來攻擊基本民生設施,或者人口密集地區,所可能帶來的影響那就很難量化。

以目前中國大陸解放軍所擁有的長程火箭,最長的射程範圍超過400公里,也就是說台灣海峽不過200公里的距離,幾乎全部都在解放軍的火箭射程範圍內。

一般軍事專家分析,台灣防衛上的最大威脅來自於解放軍的短程彈道飛彈,其實大陸的長程火箭才是第一波攻擊武器首選。如何降低在第一波攻擊中的戰力耗損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從目前外界研判的情況,伊朗的火箭和飛彈,大部分被美國和以色列防空系統所攔下,但不能否認的事實,伊朗算準了就算被攔截,但一定程度表示本身現有的反應能力。

中國大陸發展的長程火箭射程超過四百公里。圖/楊俊斌攝

中國大陸發展的長程火箭射程超過四百公里。圖/楊俊斌攝

火箭和飛彈相比,更為廉價而且容易短期內大量生產,對於攻擊大型目標如機場、大型建築十分管用。

而這次攻擊行動中,軍事專家根據飛彈殘骸研判,伊朗這次可能動用射程可達2000公里的「流星三型」中程飛彈,而伊朗的飛彈技術主要來自於俄羅斯和中國大陸。

德黑蘭方面聲稱摧毀兩個中隊,多達20架F-35戰機,不過從衛星圖來分析空軍基地大致完好,僅有一棟建築屋頂被炸出一個大洞,實際戰損尚不明朗。

軍事專家透過飛彈殘骸分析,伊朗可能使用地對地彈道飛彈「流星三型」,來攻打以色列,因為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相隔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直線距離超過1300公里,要從伊朗本土打到以色列,只有伊朗自行發展的射程2000公里的「流星三型」才辦得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