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上周公告明年起徵收碳費,不過一般費率每噸碳300元,不但企業、民間團體不滿意,連經濟部也說「很遺憾」。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14日)表示,台灣碳費價格在亞洲算偏低的了,應該不會因此徵收碳費就提高電費,而且對房價影響也不到0.1%,「就像針扎一下,如果現在不做,未來負擔會更大。」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日邀請彭啟明及經濟部專題報告「台灣的碳費收費標準決議」並備質詢,彭啟明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做出上述表示。
上周碳費制度定案,一般費率每噸碳300元,優惠費率分別是50元、100元,不僅企業覺得壓力大,連經濟部也說「很遺憾」。對此彭啟明表示,經濟部的立場跟環保本來就會不太一樣,環境部這次已經考量產業需求,盡量把碳價拉低,他並表示台灣碳費在亞洲偏低,連日、韓都比台灣高出2到3倍。
外界擔憂徵收碳費會漲電費,且若台灣繼續非核,是否碳費漲個沒完?彭啟明說,發多少電收多少碳費,台電每年排碳量約1000萬噸,徵收約數億元碳費,應該不會因此提高電費;目前碳費費率對多數企業,尤其鋼鐵、水泥毛利影響不到1%,衍生綠色通膨不明顯,且對房價影響也不到0.1%,說甚麼「漲5到10%」完全是錯誤訊息。他並表示,雖然核能是乾淨能源,可減少部分碳排,但對碳費影響不大,兩者沒有關聯。
彭啟明說,國際上有一派認為要有明顯的「綠色通膨」,企業才會認真減碳,但環境部認為應該是制度穩健上路比重要,所以環境部採取的方式是初期費率較低,也較重視企業轉型誘因,費率到2030年會慢慢調升,痛苦不會那麼大。這次就是像針扎一下下的感覺,如果現在不做,未來會負擔的成本會更大。
他表示,環境部負責規範碳費,大家要繳錢當然不開心,沒有人會滿意,環境部做的就是找到平衡點,碳費對地球有貢獻,台灣是亞洲第6個推動碳費的國家。以今年來看,預期1年徵收的碳費是60億。至於2030年碳費預期要調升到最高2000元,彭啟明說,碳費審議委員會2年就會決定一次價格,費率提升是國際趨勢,不是政府要強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