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衝擊電子零組件業 勞動部:2025失業逾萬人、2050超過4萬人

勞動部委外研究發現,淨零政策在就業的影響人數方面,導致就業減少最多的部門為電子零組件業。勞工示意圖。圖/中央社
勞動部委外研究發現,淨零政策在就業的影響人數方面,導致就業減少最多的部門為電子零組件業。勞工示意圖。圖/中央社

台灣政府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勞動部為深入了解淨零轉型對我國就業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勞動部委外研究發現,淨零政策在就業的影響人數方面,導致就業減少最多的部門依序為,電子零組件業、金屬製品業、批發業,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影響最甚,預估2025年導致1萬多人失業、2050年失業人數超過4萬人。

根據勞動部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推動淨零轉型對勞動市場影響之國際比較研析」報告顯示,在2050淨零政策對國內行業及職業的影響幅度方面,淨零政策對大多數部門的就業僅有些微的影響,影響幅度在正負5%以內。但是,對於耗能產業的就業則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且影響程度隨著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逼近持續擴大,影響產業如燃氣供應業、砂石及其他礦業、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石油及天然氣礦業。

在就業的影響人數方面,因淨零政策導致就業減少最多的部門依序為,電子零組件業、金屬製品業、批發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機械設備業、零售業、基本金屬業等。研究說明,因這些產業在國內所使用之能源較多(產業規模通常較大),在未來淨零相關政策如碳定價的實施下,會提升其製造成本,對於產業造成直接之衝擊,影響就業。

而在產業未因應、轉型的情況下,以電子零組件業失業人數最多。資料顯示,預估在2025年會造成1萬708人失業,2050年將有4萬4599人失業,其次為金屬製品業,2025年約5977人失業,2050年將有3萬909人失業;批發業2025年約有7266人失業,2050年則來到2萬1445人失業。

勞安所表示,淨零政策對大多數產業的就業影響僅在正負5%內,但對耗能產業的就業影響顯著,隨著2050年目標的逼近,影響幅度可能達到-10%至-30%,如燃氣供應業、砂石及其他礦業、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等。此外,勞動部今也表示,若僅考量碳費徵收、再生能源發展等政策對勞動市場衝擊,在未積極減碳情境下,預估2045年失業人數達2萬8千人;衝擊產業以燃氣供應業、砂石、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等最重。

不過,零政策對部分產業的就業則有顯著正向影響,如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廢污水處理業及用水供應業,尤其是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預期就業將顯著增加42.9%,顯示從傳統發電設備轉向綠能設備製造,將創造大量就業需求。

另外,勞動部為了解台灣企業在淨零轉型上的現況及準備情形,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成企業,對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已有所了解,但企業間的準備情況有所差異。

勞動部說明,規模較大的企業對淨零政策認知較高,特別是百人以上或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的公司,9成以上都知道相關政策。而對於推動淨零排放的主要挑戰,51.45%企業指出缺乏技術專長,52.70%認為資金不足。在人力運用方面,調查顯示,89%的企業在人力資本方面保持不變,10%表示人力有所增加。企業普遍認為需提升員工專業能力,特別是節能和碳盤查方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