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22至24日正在俄羅斯喀山舉行中,俄羅斯在峰會前即表態推動名為「金磚之橋」(BRICS Bridge)的跨境支付體系,企圖繞開由西方國家主導的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跨境支付體系,但大陸學者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這一設想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21日,在「大金磚合作機制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上,復旦大學教授朱杰進稱,跨境支付分為傳統跨境支付、數位跨境支付2種類型,前者部分金磚國家難以合作,但在數位跨境支付領域,金磚國家有可能合作,但目前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早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美國即開始對俄實施金融制裁,威脅要切斷SWIFT與俄羅斯金融機構的聯繫,2017年,為了反制,俄羅斯中央銀行努力創建SPFS系統,以替代SWIFT。不過,朱杰進指出,SPFS系統規模有限,僅有約400家金融機構,絕大部分是俄羅斯國內銀行,與成員逾11000家金融機構的SWIFT系統,難以同日而語。
因此,在推動傳統跨境支付受阻後,今年2月,俄羅斯提出建立多邊數位結算支付平台,即所謂「金磚之橋」。
朱杰進稱,數位貨幣、區塊鏈技術的結合,使得跨境支付中的資訊流與貨幣流有可能二合為一,在數位跨境支付領域,SWIFT並未成為核心國際制度,西方國家的結構性權力較弱,國際上尚未形成共識性的治理規則,但金磚國家利益偏好趨同,較有可能進行合作。
不過,朱杰進也指出,俄羅斯設想的數位跨境支付系統基於區塊鏈技術,採取去中心化運作,存在諸多缺陷,例如無法解決跨境支付中的外匯管理、非法交易和資產安全風險,另外還有監管上的難題,因此這一設想,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