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眾超過3億 大陸擬推專屬IP吸引年輕人認同

媽祖信仰是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圖/取自台中文化局
媽祖信仰是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圖/取自台中文化局

媽祖信仰是大陸沿海和台灣人普遍的民間信仰。海神媽祖婆更是台灣人重要精神託付。台灣的媽祖廟有510座以上,有廟史可考者40座,建於明代3座,清代37座。媽祖生於湄洲,清代以降據天妃顯聖錄所記林默之名,慣稱「林默娘」。

媽祖生於北宋初年,是福建莆田湄洲島人,排行老么,終身未婚,為人占卜禍福為事,後因在海上搭救遇險船隻而不幸遇難。羽化之後,傳言她在海浪風湧時顯靈、保祐平安航行,沿海漁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

不拜媽祖,不會發家」。這是信仰媽祖的民眾心中堅定不移的想法。

湄洲媽祖祖廟媽祖石雕像。圖/取自福建省政府官網

湄洲媽祖祖廟媽祖石雕像。圖/取自福建省政府官網

《南方週末》指出,宋代之後,媽祖信仰一度從福建沿海推廣至全大陸。明清之後,民眾對海上神女的信仰隨著鄭和一路「下西洋」。

對於媽祖信徒來說,一年之中有兩個重要節日,一是農曆三月廿三媽祖生日,二為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每逢祭典,鼓樂齊鳴、擂鼓三通、禮炮九響……主祭人、陪祭人等按古禮跪拜媽祖,祈福天下太平。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2009年9月,以媽祖祭典為主要內容的「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非遺」,2024年正值「申遺」成功15周年。

《南方週末》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超3億多人信仰媽祖。

10月26日上午,首屆「媽祖文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治貝子園北廳舉行。

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院長李懷亮是在2023年福建莆田媽祖文化論壇上,第一次感受到媽祖文化的影響力。「從東南沿海走向世界,媽祖文化在日韓等國都有信眾。」李懷亮用「共同體」概念闡釋了媽祖文化在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

媽祖是航海者的和平女神。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船抵碼頭,必先祭拜媽祖,若碼頭沒有媽祖廟,他會帶頭捐建天后宮。

媽祖文化也是一部中華海洋文化與經濟發展史。外交學院教授、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張勝軍提到,西方文化裡沒有和平女神,羅馬女神的橄欖枝象徵著停戰,一些女神是追求財富。

與西方不同,媽祖文化體現了中華海洋文化的「和平」精神,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經貿活動頻繁往來提供了穩固的文化條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對於媽祖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張勝軍建議,挖掘出媽祖文化的文化符號,讓媽祖IP更被年輕人接受,擁有更普適性的形象。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唐金楠認為,媽祖文化應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否有可能出現一款類似於黑神話·悟空的媽祖元素遊戲?」媽祖文化的發展要專注於年輕人,有針對地拓展,才能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