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贏得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棒球12強冠軍,舉國歡騰,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訪問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梳理分析,棒球在台灣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從2000年開始,棒球在台灣被稱為「國球」,有重要的政治意涵,包含台灣內部國家認同的建立,及國族認同的新象徵。
文章回顧,1990年台灣的「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成立,但球員簽賭打假球曾重創發展。1996年,有球員因為沒有按照黑道安排打球被綁架;2008年假球醜聞涉及球隊高層及數十名球員,被控收受現金、性招待,在比賽放水。20年間,因涉賭而遭到禁賽、無法回職棒圈的本土球員多達近100人。
直到隨著球壇改革,職棒擺脫「打假球」惡名;2013年,台灣在「世界棒球經典賽八強賽」對戰日本,纏鬥至延長賽,才以1分之差、4:3敗給日本,努力奮戰使球迷漸漸回流。
報導也提到,今年的12強賽,球迷也是懷抱期待的心,直到確定台灣晉級四強、赴日比賽,日本票券網的餘票,在2小時隨即售罄。
報導引述65歲的資深球評曾文誠分析,今年終於獲得冠軍的關鍵,在於運作良好的情報蒐集系統,由20多人組成的專業團隊歷時逾半年進行對手情蒐,球員也把依照情蒐結果擬定的戰略執行得很好;第二個關鍵是由上個「黃金世代」組成的教練團,王建民、彭政閔、高志綱等人都是本次教練團成員。
但最重要的因素,要歸功於多年來的球壇改革和產業化,如2008年,球員開始自發性地發起「工會復會」行動,讓1995年因簽賭事件而停止的「台北市台灣職業棒球員工會」重新運作,職棒從4隊變6隊,吸引更多球迷。
2024年,台灣職業棒球全聯盟票房收入估近11億台幣,台北大巨蛋平均每場吸引超過2萬球迷進場看球。產業壯大,球員薪資大幅提高,減少打假球的誘因。
若從歷史來看,劉昌德指出,日本殖民台灣初期,棒球原是日本人限定的運動,1920年後才逐漸出現本土台灣球員;棒球是台灣人彼時學習現代化生活方式的象徵,也有反抗意涵,2014年的電影《KANO》,便曾描述過這段歷史。
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國民黨政府也沿用了以棒球打造國族認同的方法。1965年,時任救國團主任蔣經國,接見當時日職當紅的「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官方宣傳他是維持中華民國國籍,熱愛「祖國」、擁戴領袖的好青年。
劉昌德也提到,1968年台東紅葉少棒隊擊敗實力堅強的日本關西聯隊,隔年參與美國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賽,來自「自由中國」的小球員,在棒球比賽勝負外,還兼具國家命脈與民族大業的英雄使命,「棒球當時有兩個政治意涵,國民黨想鞏固內部統治,獲得打棒球的本省人的支持;並在國際上受到美國跟日本的尊重跟承認。」
劉昌德解釋,台灣在國際外交不獲國際承認,有來「一個中國政策」壓迫、兩岸政治局勢升溫的生存焦慮,台灣民眾對棒球比賽的熱情,始終包含著渴望「國際看見台灣」,在國際賽展現台灣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