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集中關鍵防禦系統 台灣國防投資應更聰明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勝選後,提名多位反中「鷹派」出任國安要角,《日經〉認為台灣已表態採購大量軍武,但提醒應「更聰明」的投資,非象徵性採購。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勝選後,提名多位反中「鷹派」出任國安要角,《日經〉認為台灣已表態採購大量軍武,但提醒應「更聰明」的投資,非象徵性採購。

隨著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任命對中「鷹派」人士出任國安要職,台灣正考慮提出總額約150億美元的軍武採購計劃,表明「捍衛自身」決心。不過,《日經亞洲》(NIKKEI ASIA)刊文說,台灣國防策略不應僅僅為了向美國展示決心,而是應向中國展示,如果企圖入侵,將付出高昂代價或失敗,才是有效威懾的核心。

川普當選後,外媒多次報導台灣準備向美採購150億美元軍備,包括10艘提康得羅加級(Ticonderoga Class)巡洋艦、派里級(Perry class)護衛艦、60F-35戰機、4E-2D鷹眼預警機及400枚愛國者飛彈。由·麥卡尼(Jared McKinney)和阿特曼(Reiss Oltman)在《日經》發文,對此有些意見。

《日經》作者認為台灣想採購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美屬退役艦,技術過時且維護困難。圖/取自US Navy 官網

《日經》作者認為台灣想採購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美屬退役艦,技術過時且維護困難。圖/取自US Navy 官網

文章指出,中國每年在珠海航空展展示最新軍事技術,以今年來說,J-35隱形戰機、能發射無人機群的母機型無人機、低空觀測無人機、用於監視和電戰無人機、高功率微波反無人機系統,及類似美國薩德系統(THAAD)的地對空飛彈技術,表明中國軍事現代化步伐驚人。相對地,台灣無法匹配這發展速度,使中國在未來成功侵台的可能性大增,威懾能力進一步擴大,台灣形勢危殆與日俱增。

圖為在本月珠海航空展亮相的大陸新型「殲-35」隱形戰機。圖/取自廣州日報網

圖為在本月珠海航空展亮相的大陸新型「殲-35」隱形戰機。圖/取自廣州日報網

在此背景下,兩位作者認為,台灣須認識到果斷進行國防投資的重要性,並讓戰略、而非象徵性意義的行動,來主導決策。如川普第一任期2019年曾向台灣出售108輛艾布蘭主力坦克(M1 Abrams),總價12.7億美元,預計台灣明年初可接收第一批。然而,艾布蘭坦克是世界最重型、最大型坦克之一,而台灣地形和城市環境使這種重型坦克難有效運用,特別是在精確制導武器威脅的時代。

《日經》認為台灣採購的M1 Abrams坦克,是世界最大最重坦克,並不適合台灣地形。圖為美國將送往烏克蘭的M1 Abrams,正在德國訓練。圖/取自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官網

《日經》認為台灣採購的M1 Abrams坦克,是世界最大最重坦克,並不適合台灣地形。圖為美國將送往烏克蘭的M1 Abrams,正在德國訓練。圖/取自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官網

文章建議,台灣應避免類似投資錯誤,如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這些退役艦艇的技術已過時,維護困難,無法有效縮小威懾差距。同樣,E-2D鷹眼在和平時期或有用,但在衝突戰場情境下效果有限;F-35B戰機雖是現代化戰鬥系統,但其高昂成本及其在中共飛彈射程內的脆弱性,決非最佳選擇。「台灣應將資源集中於能實際增強防禦能力的系統,而非象徵性裝備。

文章建議台灣,應著力專注3個關鍵領域:遠程火力、防空系統和關鍵彈藥儲備。遠程火力方面,台灣可採購如HIMARS(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和地面發射魚叉導彈(Harpoon),這些系統可對入侵艦隊形成巨大威脅。

此外,可採購成本較低的美國新型武器,如由新創軍工Anduril公司發表的Barracuda系列無人機和巡弋飛彈,可在更大範圍建立強大武器庫。

至於防空系統方面,文章說,台灣已批准購買3NASAMS中程防空系統,但應增加到9套,同時確保購入的系統具高度機動性,並補充現有愛國者與天弓飛彈系統。台灣也應強化反無人機能力,如高功率微波武器和攜帶型反無人機相關裝置。

最後,關鍵彈藥儲備方面,文章建議優先購買AMRAAM空對空飛彈(即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和PAC-3愛國者飛彈,確保在長期衝突中具備足夠彈藥儲備。

文章最後說,150億美元軍事投資規模算適當,但只有集中關鍵防禦系統,才能真正提升威懾能力。台灣需在國防投資中採取更聰明策略,以縮小威懾差距並增強自我防衛能力,從而在危機中確保自身的安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