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鴻/大陸資深媒體人
「沒去過蘇州太可惜了,我爸說,學建築的都應該去一趟蘇州看園林……春天,拙政園有玉蘭花、紫藤花……夏天,一定要吃炒肉釀團子,餡兒三葷四素,有蝦有肉有筍,又鮮又嫩。」大陸熱播劇《小巷人家》中,林棟哲(簡宇熙飾)這段對蘇州的「激情安利」,勾起了不少觀眾對蘇州小巷的興趣。
蘇州的美景美食在《小巷人家》裡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記,也吸引了不少民眾去旅行打卡。在小紅書上搜索蘇州,相關筆記已有近960萬篇,旅遊攻略、城市歷史和攝影分享應有盡有。網友成全你拍攝了一系列的蘇州小巷照片,有商戶店鋪,也有煙火人家。照片下面的留言稱,「圖中的那家煙雜店,開了30多年,老闆曾經也是這條街上先富起來的個體戶!」劇中主角經歷的改革開放、發展個體經濟的劇情照進現實。網友自豪地說,「我拍的蘇州,是現實版的《小巷人家》。」
「蘇州,是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余秋雨在《白髮蘇州》中寫道。白牆黑瓦、青石板路,蘇州小巷以水鄉的獨特韻味為底色,更賦予人們一種「江南情懷」。「蘇州城市規劃很超前,姑蘇區沒有高樓大廈,很多巷子也保留了舊時的味道,真的很喜歡逛小巷,很有煙火氣息。」蘇州本地居民介紹道。無論是細雨中的河道旁,還是黃昏時分的小巷口,都流淌著最鮮活的蘇州氣象。
走出江南水鄉的小巷人家,漫步在北京胡同,則會感受到更濃重的歷史氣息。作為古都,北京的胡同見證了數百年的歷史變遷,每一條胡同背後都有故事。無論是四合院的建築風格,還是青磚灰瓦的牆面,都能讓人感受到北京獨特的古韻。走在京城胡同,能看見曾經的四合院和京味十足的小店,耳邊還能聽到老北京話音迴響,讓人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
北京的胡同不僅是傳統文化的承載體,更是社會歷史的見證者。北起鼓樓,南至平安大街,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南鑼鼓巷,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北京胡同之一。它完整保留著元代胡同院落的獨特肌理,還深藏茅盾、齊白石等名人故居。胡同裡每一扇斑駁的木門後,都藏著許多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
「恢復具有老北京味的街巷胡同,發展街巷文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指出,將街巷歷史挖掘出來,把城市的人文底蘊挖掘出來。即使在現代化的衝擊下,北京的胡同仍然保有著獨特的魅力,成為人們與歷史對話、與生活親近的地方。
不像蘇州小巷的柔美,也不像北京胡同的古老厚重,上海的「弄堂」煥新改貌,「搖身一變」成為人氣商圈和時尚地標。以武康路為例,這條街道曾是上海租界的代表,優雅的法式梧桐樹、帶有異國情調的洋房與現代化的餐飲、藝術空間相映成趣。「這裡曾是電影《情書》的取景地之一,許多情侶會在這裡合影留念。秋天時,背景的梧桐葉為愛情故事增添了幾分詩意。」網友番茄推薦熱門打卡點——位於武康路393號的「羅密歐窗台」。
「City感十足」,這是不少民眾對上海的第一印象。上海街頭巷尾,充滿了現代設計和創新文化的氣息。這不僅有老上海的韻味,更帶有強烈的現代都市氣質,上海弄堂完美詮釋了上海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早在2007年,上海把中心城區內的64條街道納入一類歷史風貌道路保護名單,還挖掘老房子背後的逸聞軼事,出版了《武康路》《衡山路》等圖書。街巷文化堪稱一部地方誌、文化史。「百年淮海坊弄堂,半部上海民國史。」攝影博主林螢多次來上海旅行,卻依舊喜歡穿街過巷,探訪市井弄堂,去感受百年沉浮的上海記憶。
從蘇州的小巷到北京的胡同,再到上海的弄堂,街巷不僅僅是城市的道路交通和空間延展,它們更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與人文情懷的象徵。街巷文化,是一座城市靈魂的容器,承載著歷史,也孕育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