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建「東盾」防線  防衛俄羅斯入侵

俄烏戰爭發生後,波蘭加強與俄羅斯、白俄羅斯邊界防禦工事。並增加巡邏。圖/取自Donald Tusk X
俄烏戰爭發生後,波蘭加強與俄羅斯、白俄羅斯邊界防禦工事。並增加巡邏。圖/取自Donald Tusk X

波蘭正與俄羅斯、白俄羅斯邊界大規模建設「東盾」(East Shield)防禦工事,這項長700 公里的國防基礎設施計畫將耗資23億歐元(約780億台幣)。該計畫是試圖建立歐洲最具創新性和現代化的軍事力量,涵蓋重型基礎設施、輕型基礎設施和「智慧防禦」等三個部分。然而,這項遠大計畫背後卻隱藏著財政和預算的挑戰,以及前任政府留下的混亂。

據法國《世界報》報導,波蘭建造「東盾」防禦工事的原因主要是波蘭長期面臨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潛在威脅,特別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使得波蘭的國防變得尤為重要。波蘭也想利用這次機會建立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並與北約強化合作的能力,保衛波蘭與其他北約國家。

但是現任自由派的圖斯克(Donald Tusk)在推動這個野心勃勃的宏大計劃時也遭遇到許多困難。

首先就是預算緊張的問題:由於預算不足,真正用於軍購的預算僅實現其目標的60%,最後導致總支出佔GDP的比例下降。雖然大量資金投入設備採購,但長期維護所需的資金更是驚人,難以為繼。而前任民粹主義的正義與法律黨(PiS)政府編列的預算狀況混亂,特別是在國防支出方面。許多民粹色彩的政策預算難以執行,導致國防預算嚴重不足。

人員培訓不足也是一大問題:例如,為了操作新購的阿帕契直升機,波蘭需要至少600名飛行員,但波蘭每年培訓的人數只有30人數量有限。

這些問題都使得新政府在推進「東盾」計畫時面臨重重挑戰,亟需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計畫的順利進行。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