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近9成 WHO警告坦尚尼亞恐爆馬堡病毒出血熱疫情

WHO示警,坦尚尼亞疑已發生馬堡病毒出血熱疫情。圖/取自SARS‑CoV‑2 (COVID-19) 官方《推特》
WHO示警,坦尚尼亞疑已發生馬堡病毒出血熱疫情。圖/取自SARS‑CoV‑2 (COVID-19) 官方《推特》

近期全球各地多種傳染病疫情齊發,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二(14日)示警,指出非洲國家坦尚尼亞疑似爆發致死率高達9成的馬堡病毒出血熱(MVD,Marburg Virus Disease)疫情,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WHO指出,此次疫情擴散在國家及區域的層級已達「高風險」,包括鄰國肯亞等國都須嚴加戒備,但目前尚無全球大流行的跡象。

綜合WHO官方新聞資料與《衛報》(The Guardian)報導,WHO周二通報各成員國,指出截至本月11日,坦尚尼亞北部卡蓋拉地區(Kagera region)已通報9起MVD病例,其中8人死亡,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指出:「此地區2處通報疑似MVD病例,顯示病毒存在地理分佈擴散。病例的延遲發現和地理隔離,加上持續的接觸者追踪,顯示缺乏當前疫情的完整資訊。預計將發現更多病例」,通報中強調了MVD高達89%以上的致死率,確診者中也有醫護人員,這可能顯示病毒在醫療機構內已經傳播。

根據我國疾管署官網資料,馬堡病毒出血熱被列為第五類傳染病。感染初期症狀為突發高燒、嚴重頭痛、肌肉痠痛與倦怠;發病後3天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水狀腹瀉、腹痛與痙攣、噁心及嘔吐,腹瀉可持續一周。此時期個案眼窩深陷、面無表情且嗜睡,曾被描述像鬼魅般憔悴。

許多個案在發病後7天內會有嚴重出血現象,並出現斑丘疹。除嘔吐物及糞便帶血外,牙齦、鼻腔、陰道及靜脈採血處亦可能有自發性出血。此時期亦伴隨持續高燒,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則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易怒或攻擊性行為。死亡個案多於發病後8至9天,因嚴重失血及休克而死亡,存活個案恢復期之併發症包括睪丸炎、關節疼痛、眼睛葡萄膜炎。

MVD的致死率極高,將近9成。圖/取自Dr Richard Hirschson《推特》

MVD的致死率極高,將近9成。圖/取自Dr Richard Hirschson《推特》

馬堡病毒與伊波拉病毒(Ebola)相似,屬於同一家族,會經果蝠傳染。因卡吉拉是坦尚尼亞通往盧安達、烏干達、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樞紐,且據報有些疑似個案曾出現在國界附近,因此地區傳染層級為「高風險」。譚德塞呼籲鄰近各國注意、預防傳染,但尚未限制前往坦尚尼亞旅遊或經商。

早先一份名為《WHO認證可能導致未來爆發大流行的病原體》(WHO to identify pathogens that could cause future outbreaks and pandemics)報告中,列出對全球公衛構成最大威脅、必須「優先」加強研究的11種疾病,這些疾病可能在特定區域蔓延,且目前幾乎沒有措施能夠遏止與防範。其中馬堡病毒就名列其中。

這些可能導致大流行的傳染病包括新冠肺炎、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伊波拉病毒感染症(Ebola Virus Disease)、馬堡病毒出血熱(Marburg Virus Disease)、拉薩熱(Lassa Fever)、中東呼吸綜合症候群(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立百病毒感染症(Nipah and Henipaviral Disease)、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Disease),以及尚不可知的「X疾病」(X Disease,WHO對未確認的病原體所引起疾病的通稱)。

WHO突發公衛事件規劃執行主任萊恩博士(Dr. Michael Ryan)指出:「針對優先病原體與病毒家族的研究並制定對策,對於快速有效地應對流行病和大流行至關重要。如果不是因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前就進行大量研發投資,就不可能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開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