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俄烏和解計畫不含烏克蘭 美俄劃分勢力範圍?

2018年7月16日,美國川普(左)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會晤。圖/取自新華社
2018年7月16日,美國川普(左)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會晤。圖/取自新華社

馮寧默/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生

隨著新年的到來,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進入第三年,雙方均承受巨大損失,戰事發生後歐美國家達成共識:協助烏克蘭反擊俄羅斯。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華盛頓與莫斯科開啟新一輪互動,形勢可能發生改變。外界普遍猜測,在普京和澤倫斯基均不願率先服軟的局面下,必須靠川普的外交理念,才可能促成俄烏停戰。
 
川普的俄烏和平計畫:從激進到折中目的不改
 
作為保守派和重商主義的總統,川普不喜歡使用戰爭解決爭端,不僅反對美國親身下場參與,也反對其代理人發生衝突。俄烏衝突爆發後,川普多次表示反對軍事手段解決衝突;2024年川普在競選活動中公開表示若他當選,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這種激進措辭不失為一種選舉語言,如今川普已經上任一周有餘,俄烏並未停止衝突,顯示川普的設想過於理想化。近期,川普提出100天解決俄烏衝突計劃,呈現出折中考量,但川普解決俄烏衝突的目標不變。
 
比起民主黨候選人,川普致力於塑造「愛好和平」的人設,川普多次強調自己的任期內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並且推動了從阿富汗撤軍,與塔利班達成協議。相比軍事干預,川普更熟悉通過「貿易戰」的方式攫取利益,這種構想影響了其對俄烏前途的看法,此前俄烏也經歷多次外交斡旋,但雙方提出的停戰條件「要價過高」。
 
作為昔日的商人川普深知交易藝術,與西方流行的政治正確不同,川普從實用主義出發,將責任罕見的歸咎為多方:包括烏克蘭。川普在1月25日福克斯新聞的採訪中,談及烏克蘭目前的領土損失,川普認為烏克蘭不應該試圖反擊回去,因為反擊不可能成功的。川普抱怨和平協議本來可以達成,是澤倫斯基阻礙了和平進程。
 
澤倫斯基已從昔日「政治明星」殞落 前途堪憂
 
基輔當局面臨昔日最有力後盾的背刺,使烏克蘭面臨多重困難。川普以行政令暫停對外一切軍事、經濟援助,直接影響烏軍的戰鬥能力和後勤保障。加上川普提出的設置非軍事區、建立自治區的方案,一定程度認可了俄在佔領區的權力,烏克蘭收復失地的機會渺茫。相比民主黨時期澤倫斯基在西方各國受到款待,以及基輔是各國政要的熱門「打卡地」,但局勢丕變,從川普拒絕澤倫斯基參加就職典禮,就是一個對基輔不祥的信號。
 
美國很可能撤出對烏克蘭的大部分援助,即使有一些援助也會設置門檻,要求能夠產生可見收益。川普在野期間曾在海湖莊園揶揄澤倫斯基是合格的推銷員,因為每次都能從美國取得大量援助,川普之子也公開表達對澤倫斯基的反感。最重要的是,川普暗示媒體烏克蘭內部有不同團體派別,澤倫斯基不應該是烏克蘭的唯一代表,這種觀點與普丁不謀而合,普丁曾稱願意接受停戰,但不應該是澤倫斯基來簽字。為此,澤倫斯基回應願意進行談判,但不能將烏克蘭排除在外,而且歐盟應該發揮作用。
 
川普與普丁的傳統友誼可能促成美俄在烏克蘭劃分勢力範圍
 
川普曾多次公開盛讚普丁,稱讚普丁的領導力,這種私人友誼甚至一度成為川普在野期間的某種罪過,但現在可能成為川普的優勢。隨著川普再次當選且完全執政,掌握參眾兩院的川普可能採取更為直接的舉措,美俄或將在烏克蘭劃分勢力範圍。
 
由於川普的和平方案已經進入倒計時,對於俄羅斯來說在這期間佔領的土地越多,停戰談判時的籌碼就越大。新年以來,俄軍加大了在烏克蘭作戰的強度,並且在持續徵兵,為職業軍人開出高薪。普丁表示已經準備好了進行談判,並且在對美元問題、能源問題等領域,態度相比此前有所軟化,甚至拋出如果2022年時川普還在任,戰爭或許可以避免之說。
 
對於川普而言,俄烏停戰也可以滿足美國利益,3年的戰爭美國已經獲取在烏克蘭的巨幅利益。如今,美國直接和間接掌握了烏克蘭的大量資產;經濟上,美國在意的烏克蘭的稀土礦等資源,已通過跨國公司控制烏克蘭電網、鐵路、港口、機場、礦業、農業等核心的國有資產。因此,美國在烏的核心利益並不會因終戰而有所損失;隨著烏克蘭重建,川普更將協同美國資本參與烏克蘭重建,尋求更多價值窪地獲利,損失的或將只有烏克蘭。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