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非法調查美國、以色列 川普下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國際刑事法院於2002年在荷蘭海牙正式成立,目前有超過120個成員國。圖/取自ICC臉書
國際刑事法院於2002年在荷蘭海牙正式成立,目前有超過120個成員國。圖/取自ICC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6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實施制裁,指控該機構進行「不合法且毫無根據的行動,針對美國及我們的親密盟友以色列。」該行政命令不只針對ICC,還對協助ICC調查美國公民或盟國的個人及其家屬施加財務和簽證限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今年1月,美國眾議院曾投票決定制裁位於海牙(The Hague)的ICC,以抗議ICC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及前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發布逮捕令,ICC當時的逮捕令還針對一名哈瑪斯(Hamas)指揮官。對此,ICC曾表示「對任何企圖破壞法院獨立性、完整性及公正性的行動感到遺憾」。

美國並非ICC成員國,且多次拒絕該機構對美國官員或公民行使管轄權。川普的行政命令指出,ICC的最新行動「樹立危險的先例」,可能導致美國人面臨騷擾、濫權,甚至遭逮捕。行政命令提到:「這種惡意行為恐侵犯美國的主權,並削弱美國政府及我們盟友(包括以色列)的關鍵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工作。」

路透報導指ICC已採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免受美國可能的制裁,並提前3個月發薪資,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限制。

白宮在之前發布的聲明批評ICC,指其同時對以色列領袖和哈瑪斯指揮官發出逮捕令,等同將兩者相提並論,並稱這種做法「可恥」。白宮認為,ICC的行動限制了以色列的自衛權,並指控該機構無視伊朗及其他反以色列組織的行為。

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多次批評ICC,並曾對其實施制裁。當時,川普還對ICC官員施加制裁,原因是該機構正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是否犯下戰爭罪行。該命令允許美國封鎖ICC員工的資產,並禁止他們入境美國。對此,ICC回應稱,美方制裁是「對法治的不當干涉」。

ICC成立於2002年,其背景源自前南斯拉夫內戰和盧安達種族滅絕後國際司法體系的發展。該法院僅能處理2002年7月《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生效後發生的罪行。超過120個國家已批准該規約,另有34國簽署但尚未批准。美國與以色列皆非《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川普的行政命令稱,「這兩國是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其軍隊嚴格遵守戰爭法」。ICC作為「最後手段法院」,只在涉案國家的司法機構無法或不願起訴時才會介入審理。

川普簽署這項行政命令時,納坦雅胡正訪問華府。川普在與以色列總理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可以「接管」加薩,並聲稱會將其改造成「中東的蔚藍海岸」(Riviera of the Middle East),發展為國際級度假勝地。川普在他的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再次重申這一說法,表示「加薩地帶將在戰鬥結束後由以色列移交給美國」。他還認為,這一計劃將涉及巴勒斯坦人的重新安置,但強調不會部署美軍。

然而,他的言論未明確提及加薩約200萬名居民是否能返回家園,導致官員們爭相解釋細節。白宮新聞秘書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5日表示,任何流離失所的情況都將是「暫時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則說,巴勒斯坦人將在「過渡時期」遷離,以便進行重建工作。

阿拉伯領袖、人權組織及聯合國均對此計劃表示譴責。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