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在內的數個聯合國機構,數日後,美國的盟友以色列也跟進,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6日正式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指控並指控該機構對以國存在「持續且根深蒂固的制度性偏見」。聯合國專家則批評,以色列的決定「非常嚴重」。
據路透等媒體報導,人權理事會過去頻繁指控以色列在加薩戰爭中侵犯人權,而人權理事會發起的調查也認為,以色列在加薩大規模的殺戮行為構成「危害人類罪」。以色列拒絕此調查結果,並聲稱以軍的軍事行動已盡量避免平民傷亡。長期以來,以色列一直批評這個設於日內瓦的機構,並曾多次退出。
在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勞伯(Jorg Lauber)的信中,薩爾表示:「這項決定是鑑於人權理事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對以色列持續存在的制度性偏見。」薩爾進一步表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一向庇護一再侵犯人權的政權,使其能逃避審查,反而執著於抹黑中東唯一的民主國家以色列。該機構已淪為政治工具,被某些勢力刻意利用,以攻擊並削弱以色列的正當性。」
薩爾進一步批評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第七項議程,指其存在「制度性歧視」。這項議程專門關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的人權狀況及涉嫌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此外,薩爾還指責該人權理事會指派的以色列-哈瑪斯(Hamas)衝突問題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也存有嚴重偏見,認為其調查方式缺乏客觀性,無法公正分析事實。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阿爾巴內塞(Francesca Albanese)受訪時表示:「這顯示以色列的傲慢與對所作所為缺乏意識。他們自認為義正詞嚴,堅稱自己不應為任何事情負責,而他們正向整個國際社會證明這一點。」阿爾巴內塞還指出,她擔心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將擴大,並在約旦河西岸進一步升級。巴勒斯坦人希望約旦河西岸與加薩地區成為未來獨立國家的核心領土。
阿爾巴內塞表示:「約旦河西岸北部主要遭到以軍攻擊,南部則主要受到以色列定居者襲擊。這可以被視為對整個全體巴勒斯坦人民的攻擊。」
美國作為以色列的親密盟友,已於4日宣布退出人權理事會,以色列此舉可被視為與美國立場一致。以色列的退出引發聯合國人權專家的批評,但以色列本就不是該理事會47個投票成員國之一,也未常態性參與會議。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立於2006年,是聯合國專責全球人權保障的主要機構,並制定機制來應對侵害人權問題。以色列曾於2012年退出,2015年起又恢復人權理事會觀察員資格。如今,以色列已完全脫離該機構。
儘管人權理事會的決議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其針對人權問題的討論具有政治影響力,該機構的審查可能加大國際社會對政府的施壓,促使其改變政策。某些情況下,人權理事會所授權的調查有時可能成為國際法院起訴戰爭罪的依據。
路透報導,以色列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梅隆(Daniel Meron)對記者說:「人權理事會自成立以來就是一個存有偏見的機構,由獨裁政權對民主國家進行人權說教。」他指出:「以色列仍致力於人權,並將透過可信且非政治化的機制參與相關事務。」梅隆表示,以色列退出人權理事會並未與華府協調,且無論美國是否退出,以色列都會做出這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