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2024年)轟動全球的「3A遊戲」《黑神話:悟空》後,今年大陸春節賀歲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再創紀錄。新華社最新資料顯示,《哪吒2》的全球票房已突破人民幣一百億元(含點映及預售,約台幣449.7億元),成為全球影史首部在單一市場突破一百億元人民幣的動畫電影。
新華社報導,《哪吒2》周四(13日)起在澳洲、紐西蘭、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上映,周五(14日)正式登陸美國、加拿大各大院線逾700家戲院上映,打破以往大陸國產影片在北美的開畫紀錄,票房紀錄也定將再創新高。
目前《哪吒2》在國際權威電影資料庫網站《IMDb》上,已獲8.2的高評分,許多海外觀眾期待全球公映。報導引述一名外國網友發文:「首部在單一市場突破10億美元的電影——這是創造歷史的時刻!」該貼文瀏覽量已超360萬,引發全球影迷熱議。
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以《誰需要好萊塢?中國動畫電影打破票房紀錄》(Who Needs Hollywood? Chinese Animated Film Shatters Box Office Records)為題,報導了《哪吒2》引發的話題現象,指《哪吒2》的巨大成功再次顯示中國觀眾更傾向選擇國產電影,而不再是好萊塢大片。
「中國票房的新王者是個可愛又醜陋、與怪物搏鬥的惡魔小孩」。報導指出,《哪吒2》是一部根據中國神話和16世紀著名小說改編的動畫電影,上映不到2周已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也是第一部非好萊塢製作而突破此紀錄的電影。這部大片為正深陷票房低迷和經濟困境的中國電影產業,帶來了難得的好消息。這部打破困境的電影不再是好萊塢大片,而是充滿國族思想、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與民間傳說的國產電影。
《環球時報》盛讚:「中華文化在傳承創新中不斷前進,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官方《中國日報》在一篇評論中表示,《哪吒2》象徵中國「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證明中國娛樂業正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而不再依賴西方電影公司製作基於中國民間故事的電影。以迪士尼(Disney)影業的《花木蘭》(Mulan)為例,「《哪吒2》重拾了好好講故事的魅力,也證明了沒有人能比中國更好地講述中國神話」。
作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觀眾一度是好萊塢大片可靠的票房來源。如今,情況已不再如此。去年,《哥吉拉×金剛:新帝國》(Godzilla x Kong: The New Empire)是中國票房前十名中,唯一一部美國電影,排名第九。2023年則沒有美國電影進入年度票房前十。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總體來說仍是一段艱難的時期。根據政府監管機構中國電影局的數據,去年票房收入下降了23%。但在當局擴大刺激消費、重振低迷經濟的努力下,重新推動了產業的發展,包括在長逾一周的新年假期中增加一天,讓觀眾有更多時間去戲院觀影,電影票還搭配各種折扣、補助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