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才剛滿月,獨特的「交易政治」風格已讓世界措手不及,更使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擔心可能鼓勵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實現控制台灣的野心。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周二(18日)以《川普想要格陵蘭和加薩,這可能增強中國對台灣的勢力》(Trump wants Greenland and Gaza. That might embolden China on Taiwan)為題,分析川普的獨特商人特質對兩岸關係可能帶來的變化。
川普在重新入主白宮後的幾個星期中,發揮他多年房地產開發商本色,對土地交易高談闊論。川普威脅要吞併格陵蘭島,不排除使用軍事力量來實現此目標;建議使用「經濟力量」,使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還曾多次談到接管飽受戰火摧殘的加薩(Gaza)地區,要將其稱為「中東的蔚藍海岸」(Riviera of the Middle East);近期他的特使正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很可能會讓烏克蘭失去部分土地。
這種「交易方式」讓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他們擔心這這會鼓勵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推進「統一」台灣的計畫。有人擔心川普和習近平甚至可能將台灣作為貿易協議的籌碼。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表示:「川普的言論正在台灣推進中國的企圖。川普每次發言都在降低『不得以武力或脅迫重新劃定領土邊界』的原則,北京的宣傳人員很可能正在擊掌慶賀」。
習近平是中國幾十年來最強勢的領導人,他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首要任務,包括控制台灣。過去3年來,北京大大加強了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出動越來越多戰機和海軍艦艇來偵察台灣的防禦狀況。自從賴清德去年5月就任總統以來,頻率與強度都持續增加。這加劇了台灣的隱憂:即習近平可能會試圖發動軍事入侵,就像川普談論格陵蘭島時所用的同樣理由,這態度將使華盛頓當局更難以提出有說服力的反對意見。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顏維婷認為,如果美國以軍力威脅其他國家,「我們還有什麼道德依據可說中國不能犯台呢?」
在美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下,台灣依賴美國提供強有力的(儘管是非官方的)政治和軍事支持,但避免明確對一旦中國試圖佔領台灣、美國是否會進行軍事干預來保護台灣表態。如今,川普為這一脆弱的立場注入了新的不確定性,他批評台灣,但也讓台北當局有理由感到樂觀。
川普重返白宮的第一個月就多次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半導體業務」,聲稱台灣在防禦中國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台灣的國防開支約佔國內生產毛額的 2.5%,已高於大多數的北約盟國,但川普還是建議台灣將此提高到10%。與此同時,川普也任命了幾位對華鷹派、對台灣活躍的民主直言不諱的支持者擔任重要職位,包括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chael Waltz)。盧比奧已對台灣問題發表了積極言論,國務院日前還從官網刪除了「不支持台獨」的措辭。
世界兩大經濟體間的關係正處於動盪時刻,美中之間的貿易戰已一觸即發。川普本月宣布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而北京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經濟報復措施。與北京關係密切的美國前國防官員艾利森(Graham Allison)認為,儘管川普與習近平尚未直接溝通,但二人都表明有意願上談判桌「談生意」,這可能使台灣付出相當代價,「在美中台的三角關係中,台灣的地位將會貶值。我沒有看到任何線索足以證明『川普認為美國可以在台灣擁有任何重大利益』」。
川普當局本周與俄羅斯真對結束烏克蘭戰爭展開會談,但談判桌上卻沒有烏克蘭官員。許多人已預見了中國和台灣進入類似的險惡局面。華盛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雲(Yun Sun)認為,中國官方將視此為美國「出賣」了烏克蘭,「烏克蘭問題談判強化了中國的信念:如果一個強國執意入侵一個小國,它終將得逞且可逃脫制裁」。
過去3年來,台灣一直向美國呼籲「台灣和烏克蘭一樣,是威權主義前線的民主燈塔」。台灣官員認為,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對於阻止中國攻擊台灣至關重要。但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Alexander Huang)表示,這已無法對川普領導下的華盛頓引起共鳴,民進黨領導的政府「仍然處於慣常的敘事和信念中,認為價值觀外交(value diplomacy)是正確的:美國會因為民主而支持台灣。這種事是不會發生的。如今,華盛頓唯一重要的是利益,而不是價值觀」。
《華盛頓郵報》指出,賴清德政府已經改變了做法,試圖吸引難以預料的川普,並盡力說服他「美國和台灣有著共同的利益」。賴清德總統在有關應對川普政府挑戰的國家安全會議後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幫助美國新政府認識到,台灣是美國製造業振興、以及確保其在高科技領域領導地位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台美合作將實現共享共贏」。
台灣官員上周訪問美國,提出購買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試圖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賴清德也承諾將把國防開支增加到每年國內生產毛額的3%以上。民進黨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王定宇對其他國家就台灣未來進行談判的前景表示譴責,「台灣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國家,不是任何人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