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直擊】防治「遠洋捕撈」  最高檢察院列管31件重點案件

為防治檢警違法跨省捉人要錢的「遠洋捕撈」現象,大陸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應勇 8日透露,最高檢去年列管31起重點案件。圖/取自最高檢官網
為防治檢警違法跨省捉人要錢的「遠洋捕撈」現象,大陸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應勇 8日透露,最高檢去年列管31起重點案件。圖/取自最高檢官網

為彌補地方財政赤字,大陸基層檢警跨省逮捕民企負責人、逼他們交錢,被稱作「遠洋捕撈」,是去年最受關注的熱詞;為防治「遠洋捕撈」,最高檢察院去年親自督辦31件重點案件,宣示要給民企一個法治的營商環境。

2024年大陸的年度關鍵詞,除了在夏季火過的「歷史的垃圾時間」,就是「遠洋捕撈」。「遠洋捕撈」是指基層檢警違法跨省抓人,逼人罰款、沒收、凍結、轉移大額資產,大陸稱之為「違規異地趨利性執法」。

根據公開資料,2022年中國的「罰沒收入」超過4284億人民幣(下同),高於房產稅收入的3590億,部分城市如山東煙台,罰沒收入年增超過20%。嚴重傷害大陸的營商形象。

去年年底,「星島日報網」報導,大陸經濟低迷,地方財政困難,「遠洋捕撈」成風,珠三角成為異地執法災區,廣州自2023年以來有近萬家企業遭遇異地執法,其中大部分是民企;曾經年收入數十億元的壹健康集團,就被河南公安以涉詐騙為由「遠洋捕撈」,瀕臨破產,無法在香港上市。

去年12月,《金融時報》報導,當年已有超過80家在中國上市的公司高階主管被拘捕,在地方財政困難之下,俗稱「遠洋捕撈」的違規異地執法變得盛行,引發外界關注。更是影響外資對大陸的投資信心。

反了防治「遠洋捕撈」,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應勇8日向全國人大做工作報告時指出,去年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監督,堅決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等問題;最高檢察院更是親自督辦31件重點案件。

打擊電信詐騙也是最高檢去年的工作重點,應勇表示,去年起訴利用網路犯罪27.2萬人,起訴電信網路詐騙犯罪7.8萬人,年增53.9%;最高檢還會同最高法院、公安部制定「辦理跨境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工作意見」,聯合公安部督辦涉緬北電信網路詐騙等重大案件;指導浙江檢察機關對緬北明家犯罪集團及關聯犯罪集團成員39人提起公訴。

最高檢還協同推進反腐敗鬥爭,受理各級監委移送職務犯罪2.7萬人、起訴2.4萬人,分別年增37.8%和34.9%。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