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呼吸道感染而先後缺席全國政協、人大閉幕式的人大委員長趙樂際12日下午現身看望採訪兩會的大陸記者,顯示他已康復;按慣例,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反分裂國家法》活動將由他主持。
12日下午,大陸方面先通知台灣駐北京記者:3月14日本週五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重要活動」,邀請台媒前去採訪。
由於上述通知特別規定:進入大會堂的時間、只能在限定的採訪區活動、要帶台胞證、當天完成報名、不開放非駐點記者採訪,同時強調「咳嗽、發熱、腹瀉、嘔吐等身體不適情況」的記者千萬不要去;由此推斷是大陸國家領導人要參加的活動,再加上3月14日正是2005年《反分裂法》通過的時間,因此推斷就是紀念活動,而陸方也不否認這一推測。
接著,12日晚間8時15分,新華社就發出「趙樂際看望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報導的新聞工作者」的報導,並配發趙樂際的現場照片,顯示他已經康復,可以主持14日的紀念活動。
根據過去的經驗,2015年《反分裂法》通過10周年時,由於當時是馬英九執政,北京並未舉行重要紀念活動,刺激台灣,僅在當年3月13日由《人民日報》刊登時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寫的回顧文章,而且只提到「運用法治方式紮實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當時習近平已經是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而且就是在習近平的堅持下,當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了馬習會。
反而是2020年《反分裂法》通過15周年時,時任人大委員長栗戰書主持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座談會,並提出三點主張:一,台獨分裂活動公然挑戰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必須堅決遏制打擊;二,海峽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反對台獨、促進統一;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據現場採訪此次會議的台灣記者回憶,當時是座談會的形式,栗戰書跟與會者就圍著桌子討論,而且記者的採訪區距離座談者的座位很近。
隨著,賴清德上台,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習近平是否會親自主持《反分裂法》20周年紀念活動,藉以對台施壓,就引起台灣各方討論。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5日曾對中央社表示,北京有沒有舉辦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紀念活動有其意義,反分裂國家法15周年座談是由時任人大委員長栗戰書發表談話,倘若20週年也有座談紀念活動,座談上由習近平發言,將代表更加強烈的對台訊號。
不過,當「中國台灣省」議題在兩岸官民間引發爭議後,陸方對台灣有關議題目前是採取降溫的態度:首先是10日在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由央視提問,王毅稱「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大陸對台政策更趨強硬;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隨即強調,在台灣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大陸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
接著,12日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針對「中國台灣省」議題,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二度未提「和平統一」兩件事,國台辦新聞局長陳斌華再次以「答記者問」的方式主動回應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中國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對於台灣問題,大陸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挑戰底線、突破紅線,大陸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習近平在此次兩會期間並未發表對台論述,因此,他本人是否主持14日紀念《反分裂法》20周年活動,就成為近期觀察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重要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