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日前提出菲律賓種電評估報告,由於光是運輸費用就達到每度5.5元,引發討論。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20日)在立法院表示,隨著儲能櫃容量的增加4倍,運費可望從每度5.5元除以4降至約1.25元;另他也表示,月底前會有一批專家實地赴菲律賓考察。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請郭智輝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菲律賓種綠電的可行性報告已經送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她看了幾頁,實在不知道到底可行或是不可行?究竟此事經濟部內部討論是怎樣?技術或價格的評估標準是甚麼?
郭智輝表示根據這份報告,經濟部認為是可行的,但是其中存在一些限制,他要實地去評估。至於運輸成本每度5.5元,經濟部同仁的計算方法,是以日本北海道送到本州、儲能櫃容量2.5 MW來計算;目前我們可以做到一個儲能櫃5MW,日本現在是8MW,年底可以做到10MW,所以到時候5.5元,運費就可以除以4降為約1.25元。
邱議瑩則表示,上述在經濟部可行性評估報告是沒有的。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詢時則問,菲律賓種電,郭智輝說會去實際考察,何時會去考察?郭智輝表示,確定後會分批去,如果他可以請假,他就會去。另外能源局、工研院等專家月底之前會先去。
楊瓊瓔則說「這是你現在才告訴我」,書面答詢也都沒有這些資料。
郭智輝去年10月拋出菲律賓種綠電並以海纜輸台構想,並稱每度電成本低於4元;但近日經濟部完成的評估報告指出,目前還無法推估海底電纜具體成本,若以電池船送電,每度運輸成本高達5.5元,以現階段而言,成本、技術與法規面均有待克服,更存在地緣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