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連8年蟬聯全球最幸福國家 美國排名跌至歷史新低

芬蘭在「世界幸福報告」中連續第8年蟬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翻攝自 Firstpost YouTube頻道
芬蘭在「世界幸福報告」中連續第8年蟬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翻攝自 Firstpost YouTube頻道

根據20日發布的《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芬蘭已連8年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美國的幸福感排名則持續下滑,跌至歷史最低點,排名第24。台灣排名第27位居東亞各國之首,領先新加坡、日本、韓國。這份年度報告已進入第13屆,並於3月20日聯合國「國際幸福日」發布。

綜合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份報告基於來自140多個國家的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Gallup World Poll)數據,評估各國的幸福程度。排名依據的是2022至2024年間,人們對自身生活的平均評價。這項研究由蓋洛普、牛津大學福祉研究中心、聯合國永續發展方案網絡(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以及編輯委員會共同合作完成。

調查要求受訪者對自己的整體生活做出評分,並以此為排名依據。報告進一步分析六大關鍵因素,以解釋這些評分的差異,包括:人均GDP、社會支持、健康壽命、自由度、慷慨度以及對貪腐的認知。

這份年度報告顯示,北歐國家再次在幸福排名中名列前茅。除了芬蘭,丹麥、冰島和瑞典依舊位居前四,且排名順序未變。

雖然歐洲國家佔了前20名,但仍有一些例外。儘管與哈瑪斯(Hamas)戰爭持續,以色列仍位列第八;哥斯大黎加和墨西哥首次進入前十,分別排名第六與第十。

台灣排名第27 位居東亞各國之首

台灣排名第27名,優於新加坡(第34名)、日本(第55名)、韓國(第58名)、中國(第68名)與香港(第88名)等。

美國的幸福感排名則持續下滑,跌至歷史最低點,排名第24。美國在2012年曾達到最高排名第11位,去年首度跌出前20。報告指出,過去20年,美國獨自用餐的人數增加了53%。美國並非唯一面臨幸福感挑戰的英語系國家。英國排名第23,創下2017年以來最低平均生活評價。加拿大過去十年來幸福感持續下降,但仍位列第18。

阿富汗再次被評為全球最不幸福的國家,尤其是阿富汗女性認為自己的生活極為艱難。西非的獅子山排名倒數第二,黎巴嫩則倒數第三。

報告指出,在美國和部分歐洲地區,幸福感和社會信任的下降,是政治極化加劇以及選民反對「體制」的主要因素之一。不過,報告也指出,人們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友善。

研究顯示,除了健康和財富,影響幸福感的一些因素看似簡單卻十分關鍵,例如與他人共享餐點、擁有可靠的社交支持,以及家庭成員數量。例如,研究指出,在墨西哥和歐洲,4到5人的家庭通常能獲得最高的幸福感。

此外,研究發現,相信他人善意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比先前認為的更加密切。報告指出,一個國家的整體幸福水平,可以透過人們是否相信「別人會歸還他們丟失的錢包」來預測。研究發現,北歐國家在人們預期與實際遺失錢包歸還率方面名列前茅。研究人員發現,研究顯示,人們往往低估了他人歸還遺失錢包的可能性,實際上,錢包被歸還的機率比他們預期高出一倍。

研究還點出,2023年全球有19%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沒有可以依靠的社交支持,相較2006年增加了39%。

《世界幸福報告》創始編輯赫利威爾(John Helliwell)表示:「事實上,我們身邊的人比我們認為的還要善良。意識到這一點,不僅能讓你更快樂,也會改變你對鄰居的看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