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川普與普丁的對決:和平幻影下的權力暗戰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3月,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年,國際焦點鎖定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的互動。外界曾期待兩人過往的「友好」形象能促成停火,結束這場衝突。然而,3月18日一場超過90分鐘的關鍵通話揭示,雙方關係非但未因談判升溫,反而暴露緊張與分歧。這場對話未達成全面和平,反而凸顯兩人在利益與立場上的對立。本文將深入剖析這段關係的現狀,探討地緣政治、經濟壓力與歷史情誼破裂的影響。

通話背後的期望與現實落差

美國與俄羅斯領導人的直接對話,一度被視為俄烏衝突的轉機。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在通話中提議為期30天的全面停火,作為長期和平的第一步。然而,普丁僅同意暫停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拒絕更廣泛承諾。白宮聲明指出,俄方將從能源停火開始,並計畫商討黑海停火與全面和平,但普丁的保留態度顯示雙方立場遠未接近。

 

川普在自家平台《Truth Social》發文,稱這場超過兩小時的通話「非常良好且富有成果」,強調雙方達成共識,將迅速實現停火並結束戰爭。然而,普丁在克里姆林宮的回應卻冷淡,他表示停火需解決「衝突根源」,提出停止西方軍援烏克蘭與禁止北約東擴等條件。這種有限妥協與川普的樂觀預期形成對比,讓外界質疑他是否高估了與普丁的談判能力。

分析指出,普丁的讓步可能是策略性考量,旨在保留戰場主動權並測試美國意願。川普則試圖以「交易大師」形象迅速實現和平,卻面臨現實阻力。這種期望落差顯示,兩人過往的友好形象已難以掩蓋當前的分歧。

地緣政治的角力:各自的底線

俄烏戰爭的停火談判,是美國與俄羅斯地緣博弈的縮影。《Gzero Media》分析,普丁的能源停火承諾雖未直接損害烏克蘭或歐洲利益,但反映其爭取時間與優勢的策略。截至2025年3月,俄軍在烏東持續推進,並在庫爾斯克地區奪回大部分失地。普丁試圖以戰場壓力迫使西方妥協,而非接受川普的停火框架。

川普則急於展現外交成果。他希望通過停火重塑對俄政策,並緩解國內對援烏爭議。美國國會數據顯示,自2022年起,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逾750億美元援助,卻未能阻止俄軍進展。這讓川普支持者反對援烏的聲音高漲,他因此急於兌現「24小時內結束戰爭」的競選承諾。

然而,普丁的強硬條件成為障礙。他提出的「停援烏克蘭」與「禁止北約東擴」,挑戰美國的歐洲安全承諾。烏克蘭總統沃洛季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明確反對凍結衝突或承認俄佔領區主權。川普若退讓,將損及與歐洲盟友的關係;若堅持援烏,又可能激怒普丁並破壞停火前景。這場底線對決,讓雙方關係更顯緊張。

經濟與內政壓力:兩人的隱憂

經濟壓力加劇了川普與普丁的對立。對俄羅斯而言,戰爭制裁重創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24年俄通膨率達10%,利率飆升至20%以上,經濟成長率僅1.2%。普丁需停火緩解壓力,但因戰場進展仍有餘地拒絕全面妥協,顯示其從容態度。

川普則面臨美國內部挑戰。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年初美國通膨率升至4.5%,部分因俄烏戰爭推高能源價格。他若能結束衝突,將穩定油價並兌現經濟承諾。然而,普丁的有限合作讓這一願景受挫。分析認為,川普低估了普丁意願,以為憑個人魅力能說服對方,卻未料俄方以戰場為後盾。

內政考量進一步影響互動。普丁需安撫國內鷹派,避免停火被視為軟弱;川普則需應對共和黨內對俄政策的爭議。這種內外壓力讓通話難以達成共識,顯示兩人關係已從「惺惺相惜」轉為權力對抗。

歷史情誼的破裂:從讚美到對峙

回顧過往,川普曾多次讚美普丁。2016年競選時,他稱普丁「比歐巴馬強大」;2022年俄入侵烏克蘭,他稱此舉「天才」。這種「兄弟情(bromance)」曾讓人期待兩人能合作化解危機。然而,2025年的通話顯示,普丁更關注俄長期利益,而非與川普重建情誼。

普丁的態度也轉變。他提出的苛刻條件,隱含對美國單邊主義的不信任。俄外事顧問尤里·烏沙科夫(Yuri Ushakov)稱30天停火只是「烏克蘭的喘息機會」,顯示俄方認為川普提議對己不利。這種相互猜忌,讓昔日友好蕩然無存。

歷史數據加深裂痕。自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以來,俄羅斯屢違國際協議,包括1994年的《布達佩斯備忘錄》。美國智庫估計,俄烏戰爭已造成至少20萬人傷亡,普丁的強硬立場讓川普的「信任策略」備受質疑,雙方關係走向以實力為基礎的對峙。

2025年3月18日的川普-普丁通話雖帶來小勝,卻未能掩蓋和平道路的障礙。從停火談判的僵局、地緣政治的角力,到經濟壓力的對抗,這段關係正從友好走向對決。川普急於實現承諾,普丁試圖鞏固戰果,雙方目標與手段背道而馳。若俄羅斯繼續推進戰場優勢,而美國內部對烏克蘭支持的分歧加深,這場博弈恐不僅限於烏克蘭,而是擴及全球秩序的重新洗牌。川普與普丁的暗戰,或許只是更大衝突的序幕。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