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重新洗牌的國際局勢,當地時間周三(19日)歐盟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發布名為「2030戰備」(Readiness 2030)的《國防白皮書》(White Paper for Defence),希望通過增加對國防工業的投資、鼓勵聯合採購、提高軍工產能等措施,使歐洲在2030年擁有強大的國防能力。
《歐洲新聞》(Euronews)報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本月(3月)初已經公佈《重新武裝歐洲》(ReArm Europe)計劃,表示未來4年將為國防領域注入高達8000億歐元(約台幣28.6兆元)資金。
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加強防禦的計畫將包括與烏克蘭成立聯合特遣部隊,協調對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的軍事支持,以及旨在加強歐洲國防工業基礎的歐洲軍售機制。這兩項新工具將成為《國防白皮書》的一部分,旨在概述歐盟在國防投資方面的優先事項及其融資方式。
歐盟委員會在當天發布的《公報》中指出,《國防白皮書》提出了歐盟成員國大規模投資國防、採購國防系統和長期加強歐洲國防工業戰備的方法,概述了歐盟未來幾年加強國防能力的關鍵行動方針,其中包括:縮小成員國之間的國防能力差距;通過提升總需求和加強聯合採購來支持歐洲的國防工業;歐洲與烏克蘭國防工業將更深層次融合,以支持烏克蘭;強化歐盟範圍內的國防市場;通過人工智能和量子技術等顛覆性創新加速國防轉型等。
馮德萊恩在哥本哈根丹麥皇家軍事學院(Royal Danish Military Academy)發表談話時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為了實現此一目標,我們將與烏克蘭成立聯合工作小組,協調歐盟和成員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同時烏克蘭也可以支持我們。事實上,我們可以從烏克蘭國防工業的轉型中學到很多東西」,烏克蘭加強國防生產可以成為「歐洲的藍圖」,並呼籲加速烏克蘭融入歐洲國防裝備市場。
在工業方面,馮德萊恩強調,歐洲防務公司無法按照成員國所需的數量和速度生產設備,部分原因是歐洲整體市場「過於分散」,「我們確實需要扭轉局勢。首先要從投資歐洲開始。眾所周知,今天大部分國防投資都流向了歐洲以外。換句話說:好工作都流向了歐洲以外,投資回報也流向了歐洲以外。研究、開發和創新都流向了歐洲以外。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我們必須購買更多歐洲產品」,,「此外,企業需要源源不斷的多年期訂單,來引導投資並提高產能。因此,匯集我們的需求和聯合採購就顯得更加重要。我們將建立歐洲軍售機制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2週前,馮德萊恩就宣布了《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旨在幫助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其中包括一種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的新工具,然後將其貸給成員國用於國防項目,以及使用《穩定與增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中的國家豁免條款,允許各國政府在國防開支方面不受歐盟嚴格的財政規則的限制。該計劃還概述了委員會確定的優先資助的國防能力,包括防空和飛彈防禦、火砲系統、彈藥和飛彈、無人機、網路和軍事機動性。
歐盟領導人在上周的特別峰會上對該提案表示了政治支持。預計他們將等到6月底北約國家元首會議結束後立即舉行的峰會中確認內容。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馮德萊恩發言前幾分鐘表示:「融資是重要的第一步,但真正的考驗是我們需要將資金轉化為具體行動」,「歐洲必須能夠保衛自己,我們現在就需要採取行動來確保這一點。我希望我們能夠設定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來加強歐洲的國防和安全」。
馮德萊恩也重申:「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到2030年,歐洲必須擁有強大的歐洲防禦態勢」。多家情報機構警告,俄羅斯可能在2030年前掌握攻擊歐洲北約盟友的手段,「我們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我們並不孤單。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馮德萊恩強調,歐盟也全力致力於與北約和美國合作,並正致力於與英國和加拿大、挪威等其他夥伴一起開闢「安全新局面」。
但「與英國迅速達成安全協議」似乎存在不確定性,因為一些成員國已表示,這必須是更廣泛關係重置的一部分,而川普及美國政府其他高級官員最近的言論,已引發了人們對華盛頓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