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軟性飲料商可口可樂公司近期接連傳出食安疑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周一(24日)宣布,由於可能受到塑膠微粒污染,超過 10000罐原味可口可樂已被召回;而周三(26日),英國可口可樂公司表示,由於擔心部分罐裝飲料可能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影響,已在英國發布緊急召回通知。
綜合美聯社與英國《鏡報》(The Mirror)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周一將可口可樂「12罐裝」產品召回,正式歸類為二級召回(Class II),受影響產品總計達10368罐,主要涉及伊利諾州和威斯康辛州市場。本次召回行動最早可追溯至本月6日,涉及864的箱12罐裝可口可樂。此次召回僅影響位於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的雷耶斯可口可樂裝瓶公司(Reyes Coca-Cola Bottling)生產的特定12盎司原味可口可樂罐裝產品。僅分布在伊利諾伊州和威斯康辛州分銷的某些批次。因可能受到污染,同時也召回包括健怡可樂(Diet Coke)、芬達橘子(Fanta Orange)和雪碧(Sprite)。
FDA在公告中指出,召回原因為「塑膠異物污染」,但並未說明污染的具體成因。FDA將此次召回定為二級,意味著這些產品「可能會導致暫時性或可醫療逆轉的健康影響,發生嚴重健康風險的可能性較低」。消費者若購買了上述批次產品,建議立即停止飲用並聯絡經銷商。
這並非可口可樂公司今年(2025年)首起產品召回事件。今年1月,可口可樂公司曾因比利時廠生產的飲品中氯酸鹽(Chlorate)含量過高,緊急召回所有相關口味產品,當時影響範圍主要集中在歐洲市場。而無獨有偶地,英國可口可樂公司周三也宣布,由於擔心部分罐裝飲料可能因氯酸鹽含量超標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影響,已在英國發布緊急召回通知。
英國食品標準局(FSA)在聲明中表示:「長期攝入氯酸鹽會導致碘吸收受阻,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例如甲狀腺腫。一次攝入大量氯酸鹽(急性暴露)可能會限制人體從血液中吸收氧氣的能力,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腎衰竭」。
此次召回涉及少量進口罐裝可口可樂、無糖可口可樂(Coca-Cola Zero Sugar)、健怡可樂(Diet Coke)、零卡雪碧(Sprite Zero)與Appletiser 100%微氣泡蘋果汁,因為它們可能含有較高濃度的氯酸鹽。英國可口可樂公司表示,公司表示,這些產品可能對顧客構成風險,特別是對氯酸鹽敏感或缺碘的消費者。
中央社報導,台灣食藥署周四(27日)表示,近期香港、英國、美國陸續發布召回可口可樂公司多款飲品,原因分別為可能含較高濃度氯酸鹽或可能混入異物,經查均未輸入台灣,風險評估列消費紅綠燈的「綠燈」。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經查,香港在今年1月發布業者回收可口可樂公司多款飲品,原因是產品可能含高濃度氯酸鹽,英國也是同樣原因在2月發布回收訊息。至於美國則是在3月下旬,發布回收原味可口可樂,原因是產品可能混入塑膠。
林金富表示,前述回收產品均未有申請食品輸入查驗紀錄,風險評估列消費紅綠燈發布為「綠燈」事件。民眾如果赴香港、美國或歐洲旅遊,應避免購買及食用問題食品,若民眾以個人自用自國外攜回或郵寄回國產品,其金額及數量單項價值在1000美元(約新台幣3.3萬元)以下,重量在6公斤以內,得免申請食品輸入查驗,惟輸入供販賣或雖為「個人」自用但超過免驗限量者,仍須依食安法第30條辦理申請食品輸入查驗,違者將依《食安法》第47條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