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全球多邊經貿體系的崩解

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才短短兩個月,其以美國為軸心的做法,與倡導多邊機制的世界貿易組織(WTO)背道而馳。迄今所有對他國加徵關税的措施,不但違反WTO規範,而且又不須要經過國會批准,以行政命令方式公布,不但來得快,而且通常力道又猛,迫使各國必須跳過WTO與美國周旋。因應川普新政,已成為各國經貿政策最棘手的問題。

川普對於WTO不滿已久,在其上一次與希拉蕊競選時,即對WTO多所批評。除了質疑WTO功能不彰外,也指責WTO沒有積極監督中國大陸,放任中國大陸在加入WTO後,只享權利,未盡義務。而WTO無法制衡中國大陸不公平貿易行為,侵害到美國的利益,成為川普發起美中貿易戰的重要原因。

當時川普也揚言美國要退出WTO,雖然選後美國並未退出WTO,不過美國留在體制內似乎破壞力更強。在川普任內,癱瘓了WTO下解決貿易紛爭的爭端解決機制,WTO裁判功能盪然無存。

川普這一任加徵關稅的範圍,由第一任主要針對中國大陸,擴大到其他國家,更進一步衝撞WTO體制。特別是即將要實施的「對等關稅」,將包括美國主要貿易來往國家,而且川普也主張必須透過與美國雙邊談判,以決定最後的結果,完全把WTO晾在一邊。

WTO的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主要是在多邊基礎下調降關稅,而後進一步擴及非關稅措施領域,才有WTO的成立。川普以雙邊的方式實施「對等關稅」,直接破壞過去WTO/GATT所累積的成果,也侵蝕到WTO根基。而且在未來「對等關稅」的情境下,各國若是被迫對美國降稅,根據WTO不歧視原則,也必須對所有國家降稅,但顯然這又是很難達成的結果。

另外在川普侵略性極高的政策下,各國也在評估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降低美國制裁力道,其中美國過去實施過措施開始被提出討論。例如最近有報導中國大陸考慮仿照日本在1980年代,對美國實施的車輛自動出口設限(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s, VER),以降低貿易失衡,並緩和美國對大陸電動車制裁的壓力。

在1980年代美國施壓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日本,要求日本改善貿易失衡。最後日本針對美國最大貿易順差的來源汽車,實施自動出口設限,日本「自願」限制出口美國汽車的數量。雖然名義上是自願,但實際是在美國壓力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目的是在規避GATT禁止實施進口數量管制的規定。然而此措施的確有助於降低美國壓力;而後日本車輛產業又在美國投資,而避開了美國經貿制裁。不過在1995年成立的WTO,明文禁止實施自動出口設限。

未來自願出口設限是否會死灰復燃還言之過早,但是可以預見各國在與美國雙邊談判時,將以降低美方衝擊為主。至於雙邊措施是否符合WTO規範,並不會在考慮的範圍內,此會再一次裂解WTO的功能。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