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極右派政黨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涉嫌挪用歐盟公款,31日遭巴黎法院判處4年徒刑,其中2年緩刑,並禁止參選或擔任公職5年。這是近十年來對勒龐政治生涯最沉重的一擊。儘管她仍可提出上訴,但若判決確定,將徹底打亂她原訂參選2027總統大選的計劃。勒龐先前曾形容,這等同於她的「政治死亡」。
勒龐31日接受法國TF1電視台訪問時表示:「說清楚一點,我是出局了,但實際上是數百萬法國人的聲音被剝奪了。」
勒龐一直被視為2027年法國總統選戰最有希望勝出的熱門人選。然而法院裁定她在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期間,挪用約300萬美元歐盟資金支付黨內職員薪資,構成貪污。
據路透報導,法院在宣判時指出,勒龐所犯之罪行足以立即取消其公職資格。雖然依照程序,刑期在上訴程序結束前不會正式執行,但判決的「立即執行」條款代表勒龐已即刻喪失參選資格,直到2030年後方能重返政壇。
巴黎檢察官先前請求法院對勒龐判處5年徒刑、30萬歐元罰金並取消其參選資格。最終法院裁定她支付10萬歐元罰金。
本案歷經近十年的調查,審理自去年11月展開,歷時9周。勒龐與其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共24名相關黨政人士被控,在2004至2016年間,挪用歐洲議會超過300萬歐元資金,用以支付黨部人員薪資,違反歐盟規定。所有被告均否認有不法行為。
法官德・佩爾蒂(Benedicte de Perthuis)裁決時表示,勒龐是整起貪污計劃的「核心人物」。他指出,證據顯示這些受僱者實際上都是為國民聯盟工作,並未接受歐盟議員分派的任務。他說:「調查結果顯示,這不是行政錯誤……而是一項為降低黨務成本所設計的體系性貪污行為。」勒龐在法庭裁定她罪名成立後,未等宣判她的刑期便匆匆離開法庭。
31日這項裁決可能重塑法國政壇。過去幾十年來,勒龐致力於將其政黨從父親讓-馬里・勒龐(Jean-Marie Le Pen)創立的極右民族主義色彩中轉型,逐步邁向主流,在年輕與藍領階層中獲得廣大支持,成為法國國會中席次最多的單一政黨。
現年29歲、現任國民聯盟黨魁的巴德拉(Jordan Bardella)預期將成為勒龐若退位後的接班人。他31日表示,勒龐「遭到不公裁決」,並形容法國民主「已遭處決」。
儘管國民聯盟在去年國會選舉第一輪中得票數居冠,最終卻未能取得多數席次,目前仍排除在執政聯盟之外。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目前以微弱多數艱困施政,面對不信任投票與政局不穩等挑戰。
在此期間,馬克宏的民調略有回升,部分原因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回歸執政後在歐洲引發的連鎖反應有關。不過他受任期限制,無法競選第三任期,而中間派接班人若出馬,恐將敗給極右派對手。
根據法國民調機構IFOP為南方廣播電台(Sud Radio)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勒龐在總統大選首輪中可獲得約42%選票,領先其他對手。然而,若法院的「立即執行」判決成立,即使她提出上訴,也將被禁止參選。勒龐仍保有現任議員席位,直到本屆任期屆滿為止。
勒龐也可以向法國憲法委員會尋求最後翻案。該委員會預計於4月4日就「是否可以立即剝奪民選官員參選資格」一案作出裁決。勒龐所屬的國民聯盟則指控檢方刻意追殺勒龐,以達成其「政治死亡」。
勒龐上周在接受《星期日論壇報》(La Tribune Dimanche)訪問時表示,她期盼法官能寬大處理:「以『立即執行』來說,法官等同握有我們政治生命的生殺大權……但我不認為他們會走到那一步。」然而,最後事與願違。
本案亦激起法國國內激烈爭辯,聚焦於司法體系是否干預政治進程的界線。全歐洲各國極右政要也群起聲援,並譴責此舉為民主倒退。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在社群X平台發文:「我是瑪琳!」(Je suis Marine!),以表對勒龐的聲援。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稱勒龐是他的朋友,並表示:「判決是歐盟下的一紙戰書……他們想把勒龐排除於政治之外,這是個醜陋劇碼,其他國家如羅馬尼亞也正上演同樣情節。」
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表示:「歐洲各國政府在政治操作中,毫不猶豫地越界踐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