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2月份已完成取證前所有試飛科目,這款與運-20、C919並稱大陸「大飛機三兄弟」的飛機,以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100%大陸國產化配套,AG600不僅將在民用領域可以大量生產,在軍事領域上,尤其是對中國大陸控制南海上有絕對的戰略意義,
AG600「鯤龍」設計之初是為了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而打造,最大起飛重量53.5噸,配備4台WJ-6發動機,具備水陸兩棲起降能力,航程覆蓋廣泛。
軍事專家分析,AG600可快速改裝為多用途平台,包括海上搜救、反潛巡邏、反艦作戰和運輸補給等角色,填補中國大陸在水陸兩棲作戰裝備中的空白。
在海上搜救時,AG600以其長航程設計和大載重能力,可攜帶大量救援物資和人員,覆蓋南海廣闊海域,可以直接在水面起降,相比傳統艦艇或直升機,AG600兼具速度與續航優勢,能在惡劣海況下執行任務,提升大陸在遠海人道主義救援和軍事撤離行動中的效率。
而在反艦與反潛作戰潛力上,AG600同樣令人矚目。其38.8公尺的翼展和單船身設計,為搭載先進雷達、聲吶浮標和武器系統提供充足空間。AG600可投放反潛魚雷或輕型反艦飛彈,在南海複雜環境下,潛艇活動頻繁,AG600可與水面艦艇和無人機協同,形成立體化的海上作戰網絡。
水陸兩棲飛機的優勢在於能在陸地機場和水面起降。對於像南海島礁分散、傳統機場設施有限的區域,AG600無需依賴大型跑道,便可直接在海上作業,縮短回應時間,提升任務靈活性。
AG600的最大航程和續航時間設計較長,潛艇搜索需要長時間低速巡航以布設聲吶浮標並監聽信號,水陸兩棲飛機的穩定飛行性能和低速飛行能力符合需求。AG600可覆蓋關鍵水域,彌補艦艇巡邏範圍有限的缺點。AG600可降落在指定海域投放聲納浮標或小型水下無人機,然後起飛繼續巡邏,形成「空中-水面-水下」立體反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