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日)是台鐵太魯閣號事故、4周年,台鐵產業工會質問,經過普悠瑪號事故、太魯閣號事故,台鐵真的改革了嗎?公眾只見首任董事長杜微上任後為自己加薪40%、記大功,交通部放生台鐵不爭取電價補貼,票價調漲毫無誠意,以及不合理的績效指標(KPI)與更多文書作業;員工每天上班看到的安全憲章仍署名前董座杜微,所謂的公司化改革「只有公司化,沒有改革。」
台鐵產工表示,台鐵的事故發生率在公司化後持續上升,而退休的董事長杜微更不敢面對記者提問,證明就是「心虛」。台鐵並未有效改善事故發生率,公司化後確實創造更多職位、更多空缺可以做人事安排;公司化也更方便高層為自己調薪,卻無視基層的低薪困境,導致根本沒有人想來報考。
台鐵產業工會理事長王傑回憶,4年前太魯閣號事故發生時,他正在值班,陸續有旅客說:「聽說出軌了,怎麼辦?」更有許多電話打進來詢問。他上了校園社群平台,確認了是真有此狀況,趕緊跟其他同仁說。「而此時,台鐵沒有任何內部通報,也沒有任何長官下來處理應變流程。就是讓基層去緩慢地消化這些訊息,然後回應給旅客。」他表示,時至今日,他只能說,台鐵依然還是如此。
王傑說,所謂的紀念跟追思,不是只辦場音樂會跟點燈活動,就代表了對逝者的思念和承諾:告訴他們我們已經改善了、安全了,您們可以放心了。我們需要做更多實際的行動,去讓他們知道犧牲沒有白費。
王傑批評,台鐵這幾年創了營運安全處,擴增了許多組織,也改成四個營運處,但縱向的聯繫跟橫向的跨單位傳達,有比以前更進步更迅速嗎?還是只多了更多的紙本傳簽,多了更多實際上沒進行的宣導跟訓練?他表示,台鐵依然是不夠安全的,如果台鐵繼續漠視基層工會的要求跟提議,又如何有機會更加創新和協同基層一起改革?